杨广《饮马长城窟行》赏析-豪气万里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2-29 05:38

饮马长城窟行原文

饮马长城窟行

《饮马长城窟行》杨广

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

万里何所行,横溪筑长城。

岂合小子智,先圣之所营。

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生。

讵敢惮焦思,高枕于上京。

北河秉武节,千里卷戎旌。

山川互出没,原野穷超忽。

撞金止行阵,鸣鼓兴士卒。

千乘万骑动,饮马长城窟。

秋昏塞外云,雾暗关山月

缘严驿马上,乘空烽火发。

借问长城侯,单于入朝谒。

浊气静天山,晨光照高阙。

释兵仍振旅,要荒事方举。

饮至告言旋,功归清庙前。

杨广《饮马长城窟行》赏析-豪气万里

饮马长城窟行赏析

公元612年,隋炀帝杨广以高句丽王拒绝朝谒为由,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北伐”战争。部队行至长城脚下,百万大军与万里长城交相辉映,一时气势豪迈至极,隋朝皇帝惊叹于先辈修筑如此宏伟的军事防御工程和军队的威仪,为了鼓舞军心,也为做战前动员,他写下这首诗。隋炀帝本期待凯旋以告宗庙,谁料军队在鸭绿江畔遭到伏击,当年便铩羽而归,但是这首诗却被行军主簿记录下来,取乐府诗名《饮马长城窟行》。

全诗的大意是:瑟瑟秋风中,军队行至长城;以我的才能难成此伟业,这是先辈们营造的;这次北伐的目的和长城一样,旨在保境安民;岂敢惧怕焦虑在京城享乐;在北河边看见持节的将领,我们的军队绵延千里;山川和旷野无穷无尽;鸣金收兵,鸣鼓进攻;千辆战车万枚骑兵在长城脚下饮马;秋天的塞外阴云连天,雾霾遮住了关山的月亮;送物资的骏马凌空奔跑,空中燃起烽火;向长城边的侦察兵打探军情,他说单于将来朝谒;清晨的曙光将荡清边塞的邪恶;就算没有战争也要鼓舞士气,要让远方各国来朝谒;等我们凯旋归来时,将告庙祭祖,赏赐群臣。

这首诗是炀帝的代表作,同时也是隋朝诗歌豪放派的代表作。在内容上,“安此亿兆生”从“保民”的角度歌颂了长城的伟大功绩,也是一代君主应有的态度。因此后世有评论者在读到隋炀帝的这首《饮马长城窟行》时,大赞有“魏武之风”。从诗体来看,此诗很明显地继承了北朝风格粗犷慷慨的边塞诗。炀帝本就美姿仪、少聪慧、好学善属文,在虞世南等陈朝旧官的从小教导下,他亦深谙长诗的对仗与画面感组合,如“浊气静天山,晨光照高阙”,加上“秋风”、“戎旌”、“烽火”等意象渲染出长城与战场两大场景凄美雄壮的情景,整首诗营造出一种悲凉的美感。值得一提的是,本诗中动名词的转换使用也非常到位,如“秋昏塞外云,雾暗关山月”中的“昏”、“暗”,已有大家风范,是写长城的佳作,与其他边塞诗不同的是:本诗只是在第一句叙述了天气之后便没有对风景做过描述,通篇都在夸张地渲染军队的强大和帝国的威武,这着实也是一代帝王的本能与责任吧。

隋朝建于公元581年,公元589年,由晋王杨广灭陈完成统一大业。因此,隋朝文学的主力主要是围绕在炀帝周围的文学侍从。他们大多由梁、陈入隋,大体上继承了南朝诗歌的浮华之风,讲辞藻华丽,重音律工整,为作诗而作诗。在这种情况下,由北朝入隋的诗人带来了一股苍劲有力的诗风,其中杨素是一代传奇式豪杰,他的诗“雄深雅健”(清刘熙载《艺概》),《出塞二首》是其代表作。而皇帝杨广的诗风兼取南北之众长,既有《春江花月夜》、《江陵女歌》的丽而不艳,华而不靡,又有《野望》、《悲秋》、《饮马长城窟行》等雄健的作品,难怪有人称其颇有“魏武之风”。著名文学家袁行霈先生在《中国文学史》中对《野望》一诗也给予了充分肯定,称其“意象的配置相当巧妙,画面简单而富有情味”,他本人对隋炀帝在隋朝文学中的地位也非常赞赏。

隋朝文学是承前启后的特殊时期,在结束了中国自两晋以来长期分裂的局面后,这种再次的统一就像一座大火炉,把以前分裂的南北朝文学放在一起煅烧。只可惜38年的短命使其未到火候就匆匆结束了,除了杨、卢、薛等人和炀帝本身所作为数不多的豪放诗外,以炀帝为中心的文学集团把南北朝文学从以“征夫”、“怨妇”、山水、男女之情为主题逐渐转变到以“应制”、“奉和”为主题的宫廷诗上面来,他们也不再像先辈那样强烈追求诗歌创作的艺术表现形式。在炀帝成为掌舵人之后,隋朝把中国文学史这艘船逐渐驶向了另一个方向,同时这种浮华的宫体诗也预示着必须有人转回舵轮,改革已成不可阻挡的事实。

从单纯的文学角度看,这首《饮马长城窟行》是隋朝为数不多的优秀的边塞诗。只是,当时全国各地已有反兆,作为一朝天子的隋炀帝并没有放在心上,反而抱着“要荒事方举”的“豪气”胸有成竹地发动对外战争。如此看来,说他好大喜功、不顾民意也毫不为过。隋炀帝先后三次征高句丽,又亲征吐谷浑,终于导致民怨四起。公元618年,杨广在江都被部下杀死,短暂的隋朝及隋朝文学也随即结束了。

更多杨广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