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冰词》原文赏析-吴伟业作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30 18:23

打冰词原文

打冰词

吴伟业

北河风高水生骨,玉垒银桥堆几尺。

新戍云中千骑马,横津直渡无行迹。

下流湍悍川途开,吹笳官舫从南来。

帆樯山齐排浪进,牵船百丈声如雷。

雪深没髁衣露肘,背挽头低风塞口。

相逢羡杀顺流船,急问来时河冻否?

溜过河宽放闸平,长年稳望一帆轻。

夜深侧听流澌响,琐碎玲珑渐结成。

篙滑难施橹枝折,舟人霜满髭须白。

发鼓催船唤打冰,冲寒十指西风烈。

吁嗟河伯何硁硁,白棓如雨终无声。

鱼龙潜逃科斗匿,殊耐鞭杖非穷民。

官舱裘酒自高卧,只话篙师叉手坐。

早办人夫候治装,明日推车冰上过。

打冰词赏析

这首诗当是作者北上或南归所作,作者也在舟行途中。

北河一名白河,在北京市郊。开头四句,写上流之冰极为坚牢,所以骑兵可以横津直渡,另一首《再观打冰词》也说:“上冰犹结下冰行。”“新戍”句点明这时清廷正用兵于山西。下面写下流之冰已经融化,开出一条川途,但因尚有未解的冰块,故舟行非常困难,需要纤夫拽拉。这些官船,也是奉命出差,但一则吹笳而来,一则劳声如雷,一则帆樯似山,一则纤缆百丈。据程大昌《演繁露》十五,“百丈”是用篾竹所制,以麻索连贯其际,碰到有棱角的石头可以不断。由于用力背挽,所以连衣袖也扯破。这两句中,写纤夫的手、脚、背、头和口,都在风雪冰水中受尽折磨,因此一见顺流而来的船,“急问来时河冻否”,也是很自然的心理反应。从这一句看,似是在作者南归时。

好容易滑过险途,河道宽广,舵工也觉轻松多了。可是到了深夜,温度降低,船只还在前进,只听得流水相碰,玲玲做声,又加剧了舟人的困难。

发鼓催船当是黎明的事,历代有此习俗,杜甫《十二月一日》就说:“打鼓发船何郡郎。”宋掷獬《滞客》也说:“舟人击鼓挽舟去。”但“河伯”固执,冰块难解,虽用木棍,仍不开裂,不像穷民那样经不起鞭杖的击打随即屈服。官舱中的人却披裘喝酒,由“高卧”而起视,叉着双手以篙师的动作作谈资。

因为坚冰难解,诗人便吩咐“人夫”,及早整理行装,到明天推车从冰上过去,反正总是有路可通。

全诗先写坚冰在河,次写川途忽开,得以溜河而过,最后仍为坚冰所阻。“舟人”用尽力量,“河伯”却偏要作对,官舱的人便以车代舟,化水为陆。《再观打冰词》说“自古水嬉无此观,披裘起坐卷帘看”,可谓婉而讽。

苦乐对立,历来如此,民亦劳止,官则小休,古人之诗,能给人以讽诵价值的,大致就在于此。

(金性尧)

【作者】

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江苏太仓人。明崇祯四年(1631)进士,官左庶子。南明时,任少詹事,乞归。入清后,官国子监祭酒。因母丧乞归,居家十余年。又曾参加复社。诗学唐人。早年才情艳发诗风清丽;中年历经丧乱,诗风一变为凄楚苍凉。七言歌行自成一体。其《圆圆曲》最著名。有《梅村集》。

【相关阅读】

更多吴伟业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