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梓州李使君》古诗原文-王维作品赏析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30 09:36

春日上方即事作品原文

春日上方即事

王维

好读高僧传,时看辟谷方。

鸠形将刻杖,龟壳用支床。

柳色青山映,梨花夕鸟藏。

北窗桃李下,闲坐但焚香。

【注释】

(1) 高僧传:《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释僧佑所撰《高僧传》十四卷;《唐书·艺文志》著录有虞孝敬撰《高僧传》六卷;僧慧皎撰《高僧传》十四卷;僧道宗撰《续高僧传》三十二卷。

(2) 辟谷:谓不食五谷。道教的一种修炼术。辟谷时,仍食药物,并须兼做导引等功夫。《南史·陶弘景传》:“弘景善辟谷导引之法,自隐处四十许年,年逾八十而有壮容。”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谷二·粱》引孟诜曰:“青粱米可辟谷。以纯苦酒浸三日,百蒸百晒,藏之。远行,日一餐之,可度十日;若重餐之,四百九十日不饥也。”

(3) 鸠形将刻杖:汉代对八九十岁的老人特加优礼,赐以刻有鸠鸟的玉杖,因为鸠是不噎之鸟,希望老人吃饭不噎,健康长寿。鸠形:《太平御览》卷九二一引《续汉书·礼仪志》:“民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玉杖……长九尺,端以鸠为饰。鸠者,不噎之鸟也,欲老人不噎。”后以“鸠形”指老年人所用的手杖。

(4) 龟壳用支床:据《史记》记载,南方有老人用龟做床的撑脚,二十多年后,老人死,龟还活着。这里也是取其长寿之意。

(5) 夕鸟:黄昏时归栖的鸟。

(6) 但:只。焚:烧。

《送梓州李使君》古诗原文-王维作品赏析

春日上方即事作品题解赏析

【题解】

“上方”是古代对高僧住处的尊称。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得道高僧在春天时的日常生活,诗歌紧扣老僧形象进行摹写,情景逼真,形象突出,体现出了诗人对佛学的喜爱以及深厚的佛学造诣。

【赏析】

王维好佛,其诗作中常表达访僧问道的内容,这首诗更是直接描写了一位高僧的日常生活。

首联描写老僧的勤学和不同凡俗的生活志趣。经常读的书是什么呢?是《高僧传》这样的佛教经典;平常关注的是什么呢?是如何能够健康长寿。说明这位老僧的志向也是通过修炼成为一名得道高僧。

颔联写老僧的年龄、习性和嗜好。汉代对八九十岁的老人特加优礼,赐以刻有鸠鸟的玉杖,因为鸠是不噎之鸟,希望老人吃饭不噎,健康长寿。传说曾经有老人用龟做床的撑脚,二十多年后,老人死,龟还活着。这两个典故是说明这位老僧本来年纪已大,也说明了正是因为他年纪已大,才更希望长寿。

颈联借佛寺清幽景色,烘托老僧的恬淡心境。窗外是青青的杨柳,把青山衬得更青,点明这是“春日”;黄昏时候归来的飞鸟栖落在梨树花间,这是多么娴静清逸的图画啊。一个人每天面对这样的美景,怎么能不心情愉快、健康长寿呢?

结句直接描写老僧安禅滞虑的淡泊生活。“闲坐但焚香”,显然是坐禅。对于信佛的人来说,坐禅是必需的生活体验,达摩祖师在嵩山少林寺就是“面壁而坐,终日默然”。所以坐禅也是必要的。王维本身也是一个喜欢坐禅思悟的人。《旧唐书·王维传》中说他“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就是对他的生活状态的形象说明。他在很多诗歌中也叙述了自己这种经历,如:“爱染日已薄,禅寂日已固”(《偶然作六首》之三),或者称道友人“欲知禅坐久,行路长春芳”(《过福禅师兰若》),等等。老僧坐禅与王维坐禅当然也不一样,这位老僧坐禅的环境是“北窗桃李下”,这是多么惬意的事情,闻着窗外传来的阵阵花香,吹着透窗而来的习习春风,心中既无烦扰事,当然是人生中的好时节。

整体来看,这首诗歌采用白描手法,对老僧的形象和日常生活进行了摹写,语言自然流畅,形象鲜明动人,王维不愧有“诗佛”之称。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此诗的第二句:“时看辟谷方”,“辟谷”本是道教用语,炼丹养身也是道教的行事作风,这说明王维并不是简单地好佛,而是把佛老思想掺杂在一起,不论是打坐参禅,还是坐以修身,都是要排除杂念,进入精神的虚寂境界,尽情地享受自然的美好意境。

更多王维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