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中苦雨》原文赏析-萨都剌作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28 22:21

闽中苦雨原文

闽中苦雨

萨都剌

病客如僧懒,多寒拥毳裘。三山一夜雨,四月满城秋。

海瘴连云起,江潮入市流。钩竿如在手,便可上渔舟。

闽中苦雨赏析

此诗作于至元二年(1336)福建为官期间。其时诗人久病,又逢春暮淫雨,感到百无聊赖。全诗所写即“不如意”三字。

久病的人,感到浑身懒散,就像闲僧一样无所事事,所以有“病客如僧懒”之感。弱不禁风,则须穿得比常人更多,何况苦雨“多寒”,只好把毛皮袍子(毳裘)裹上,倒真像是一个和尚了。

“三山一夜雨,四月满城秋。”福州城内东有九仙山,西有乌石山,北有越王山,说“三山一夜雨”,可见雨量之大。这“一夜”是又一夜,并非仅一夜,否则不成其为苦雨。正因为久雨,寒潮亦相伴而来,使四月的福州,有如萧瑟的秋天,“秋风秋雨愁煞人”。对时令感觉的倒错,适见诗人心情的迷乱(柳宗元“春半如秋意转迷”可参)。这一联对仗,“三山”的“三”为数词,而“四月”的“四”为序数词;“一夜”的“一”有“整”义,而“满城”的“满”有“一”义。如此成对,不失佳句。

虽然下了整夜的雨,天上阴云不开,海面蒸发的湿热之气袭来,令病人生畏:“海瘴连云起”。而水量过于充沛,使潮水超过正常的高度,漫入市街,大街小巷,都成了一条条溪流:“江潮入市流”。两句妙能写实。于是诗人情怀恶甚。“钩竿如在手,便可上渔舟。”二句似乎突然生出闲情逸致,居然想到垂钓于水上。其实是正言欲反,说自己既无钓竿在手,也无渔舟可上,何况街市成河,也无鱼可钓。所以这是一种苦笑,一种自我调侃。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久病苦雨,也是人生的一种况味。如果一味闷在心里犯愁,只能徒增病情;但诗人对之做一番自我观照,形诸吟咏,便有疏导积郁的作用。

(周啸天)

【作者】

* 萨都剌(约1300-?),亦作“萨都拉”,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人,其祖父、父以世勋镇守云、代,遂居雁门(今山西代县),曾远游吴、楚。泰定四年(1327),进士及第,授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掌印正官),后任翰林国史院应奉文字。晚年寓居武林(今广西向都)。后入方国珍幕府,终年八十余。为诗俊逸洒脱,清新自然。文章雄健,亦擅书画。有《雁门集》三卷、《集外诗》一卷。

更多萨都剌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