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西山隐者不遇》原文翻译赏析-丘为作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28 19:51

寻西山隐者不遇作品原文

寻西山隐者不遇

丘为

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扣关无僮仆,窥室惟案几

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

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

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

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

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寻西山隐者不遇》原文翻译赏析-丘为作品

寻西山隐者不遇注释译文

【注释】

①茅茨:茅屋。

②扣关:敲门。

③巾柴车:意指乘小车出游。巾作动词用,覆盖。柴车,粗劣的车子。

④差池:原为参差不齐,这里是指此来彼往而错过之意。黾勉:勉力,这里意为殷勤。仰止:仰望。止,语助词。

⑤契:惬意。荡心耳:荡涤心胸。

⑥之子:这个人。

【译文1】

高高的山顶上有一间茅屋,从山下走上去足有三十里。轻叩柴门没有僮仆回问声,窥视房里只有桌案和茶几。莫非是架着车子出外砍柴,或者是垂钓在秋天的江水。错过了时机未能与他相见,空负了殷勤仰慕一片心意。新雨中草色多么青翠葱绿,晚风将松涛声送到窗子里。这清幽境地很合我的雅兴,足可以把身心和耳目洗涤。我虽然还没有和主人交谈,却已经领悟了清净的道理。玩得兴尽就满意地下山去,何必非要和这位隐者相聚。

【译文2】

在高山顶上有一座茅屋,住着一位隐士,我攀走了三十里才寻到。久叩柴门也没听到童仆答应,从壁缝中往屋里窥看,只有桌椅而无人踪影。他不是驾柴车外出云游,就是到秋水渊潭垂钓去了。我们是如此的无缘,彼此错过没有相见,我空怀钦敬之情踟蹰在茅屋前。雨后的草色青翠嫩绿,松涛声声此起彼伏,这清幽的景色使我多么惬意,心胸和耳目顿时旷达开畅。虽然没有领受到主人待客的厚意,但却得到了一种清净高雅的情趣。既然兴致已得到满足,何必还要等到他来相见呢?

【译文3】

高山顶上有一座茅屋,我走了三十里才寻到这里。我敲门时没有僮仆前来接应,从门缝里只看见屋内的桌椅。如若他不是驾车出游,便是垂钓在秋江之滨。我来你往不能相见,我空怀钦敬在门前徘徊。草色在新雨中泛着青绿,松声在晚窗里响着共鸣。到此接触这幽静的美景,使我的心胸耳目为之一新。虽然没有主人待客的雅意,却领悟了清心静心的道理。兴致已尽我便下山,何必等待这位处士高人。

《寻西山隐者不遇》原文翻译赏析-丘为作品

寻西山隐者不遇赏析评点

【赏析1】

这是一首表现隐逸情趣的诗。诗人专程到深山中寻访隐者,期望得到热情款待却没有遇到。如此,本应叫寻访者感到相当失望和遗憾。然而,诗借写“不遇”,却将隐者的生活及个性交代得明明白白。更借“不遇”,将自己宽广的胸襟和幽雅的情致充分展现出来。此等表达可谓标新立异,独具匠心。

诗的前八句写寻访隐者而不遇,展现了隐者独居高处,远离世俗喧嚣的清新雅致的生活。开篇点出隐者居住之处位于山顶的“一茅茨”中,距山脚有“三十里”。这既写出了寻访者不畏路途险阻、诚心拜访之意,又点出了隐者有意远离世俗喧嚣之心。“绝顶”与“直上”呼应,道出了山势之险峻和寻访者攀登之劳苦。三、四句写“不遇”,叩门拜访而无应答,只能窥见茶几。继而写寻访者于门前猜测隐者究竟到何处了。是驾着车子出外砍柴还是在池边垂钓呢?这两者恰是大多数隐者日常生活的写照,闲情逸致由此可见。这种由寻访者臆断之表达方式比之直接描述更显灵活有致。“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远寻而不得见,景仰之情不得表达,必然或多或少有点儿失望。

然而诗写到此处,却突然宕了开去。虽不得见隐者,但却从这周围的淡雅景致中得以陶冶,体会到了诗般的情意。可谓兴尽而归,自得其所,倒也惬意得很。自“草色新雨中”到“颇得清净理”的六句,由访人不得见之失望到见景领悟之满足,由单纯的景仰之情到领悟隐者之闲情逸致,这又怎么能说是空访呢?文末两句引用的是晋代王子猷雪夜访友的故事。据《世说新语·任诞篇》记载,王子猷在某个雪夜忽然想起隐居在剡溪的好友戴安道,便即刻行船拜访,经过一个夜晚方才到达,然而才至门口却又立即返回,别人问他缘由,他解释道:“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诗人意图借此表明,访友之意不在于访,只要使自己的兴致得以宣泄即可。读诗至此,一位绝不亚于隐者的高雅之士的形象得以充分展现在读者面前。

【赏析2】

丘为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诗人,其传世作品不多。但本诗却广为流传,在于它写隐逸之情时另辟蹊径,别有一番味道。这首隐逸诗写寻访隐居高人,期遇而未遇,然并无不遇之失落、怅惘,反而由此宕开,写尽隐者的情趣和胸怀,兴致未减半分,在清幽山景之中悟得禅趣,得兴而归。这种借“不遇”来表现隐逸情怀的构思颇为新奇,亦是此诗历来被称道之处。

开首两句写隐者居于深山绝顶之上的“一茅茨”之中,“绝顶”与“直上三十里”,既是写路途之远,亦是状山势之陡峭;既是写隐者之远离尘嚣,亦是表访者拜访之诚意。这番铺垫也让读者对作者苦心拜访的高人隐士充满了期待之情。一番路途劳苦后终于来到门前,必然带了几丝兴奋前去叩门,却发现没有应门之童前来开门;向里窥视,屋内空无一人,唯有几案陈室。主人既不在家,会去哪儿呢?若不是乘着柴车出游,想必便是在秋水边垂钓去了吧?乘柴车出游,到水边垂钓,正是隐士闲适雅趣的重要生活内容。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便有“或命巾车,或棹孤舟”二句写自己归隐田园后的生活。“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写造化弄人,自己不辞路远,竭诚相访却差池错过,空负了一片景仰之情。

读者正欲随作者之笔发出一声叹息,然接下来却是一片清新幽静的美景跳入眼帘。空山新雨,青青草色如洗,薄暮之中,松涛阵阵入耳。在这优美澄净的山林中,作者的心灵也变得澄澈,恍惚间进入了闲静空寂的禅境,体悟着自然之美,尘世中的一切烦扰都被隔绝于此。何必执著于“遇”?何不随遇而安?拜访隐者的目的就是放下尘世喧嚣劳累的一种精神诉求,就是在寻求清明淡然的心境。虽没能亲见隐者,却在这自然山水之中领略到了隐逸的情趣。在这禅心顿悟的瞬间,作者的心情由失望变为平和。

“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结句暗用了著名的东晋王子猷雪夜访戴的故事。《世说新语·任诞篇》记载,王子猷居山阴,逢雪夜,忽忆起隐居在剡溪的好友戴安道,便立时登舟往访,经夜始至,及至门口又即便返回,人问其故,王子猷回答说:“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这段被人津津乐道的故事将魏晋名士那种率性而为、追求自由的超凡脱俗表现得淋漓尽致,其艺术化的生活状态和人格风范具有超越时空的魅力,对后代的诗人有着深远的影响。到了盛唐的山水诗,这种追求自由、自在的精神在以幽谷翠竹、清风悠云为代表的大自然中得到了更好的融合与体现。最后,作者带着草色松声潇洒而去。此时的作者与超然世外的隐者在精神上已融为一体。因此,诗的主题似乎是写隐者,其实正是写自己,这也是此诗最高妙的地方。

后诗僧皎然的《寻陆鸿渐不遇》和贾岛的《寻隐者不遇》,俱以“不遇”来表现隐逸的高洁,与本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丘为相传是唐代享寿最高的一位诗人。他的高寿估计与他“颇得清净之理”不无关系吧。当今社会,养身之道大加盛行,其间,所谓大师,多故弄玄虚者。也许,如能像作者这般拥有高雅的情趣和旷达的胸怀,便得了养生的真谛。

(郭扬波)

《寻西山隐者不遇》原文翻译赏析-丘为作品

【赏析3】

本诗写了诗人寻访山中隐者不遇的情景和感受,通过描写深山清幽景色,渲染隐逸生活的清高闲逸,抒写了诗人领悟隐逸理趣的喜悦。诗人乘兴而来,虽寻隐者不遇,却未生失望惆怅之情。相反,他洒脱飘逸,领略到了隐者的生活情趣之后尽兴而归,实为君子之风。

前八句写诗人寻访隐者而不遇,展现了隐者独居高处,远离世俗喧嚣的清新雅致的生活。开篇点出隐者居于山顶的“一茅茨”中,距山脚有“三十里”。这两句既写出了诗人不畏路途险阻、诚心拜访之意,又点出了隐者有意远离世俗喧嚣之心。“绝顶”与“直上”呼应,写出了山势的险阻和诗人攀登的劳苦。三、四句写“不遇”,诗人叩门拜访而无应答,只能窥见茶几。继而写诗人在门外猜测究竟隐者在何处?是乘车出游还是在池边垂钓呢?这两者恰是多数隐者日常生活的写照,闲情逸致由此可见。这种由诗人臆断的表达方式比直接描述更加灵活有致。

“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诗人远寻而不得见,景仰之情不得表达,或多或少会有失望之情。然而诗写到此处,却突然宕了开去。诗人虽不见隐者,但却从周围的淡雅景致中得到陶冶,体会到了诗般的心境。可谓兴尽而归,自得其所,倒也惬意。自“草色新雨中”到“颇得清净理”六句,诗人由访人不得见的失望到见景领悟的满足,由单纯的景仰之情到领悟隐者的闲情逸致,这又怎能说是空访呢?结尾两句引用的是晋代王子猷雪夜访友的故事。诗人意图借此表明,访友之意不在于访,只要使自己的兴致得以宣泄即可。读诗至此,一位绝不亚于隐者的高雅之士的形象充分展现在读者面前。

【赏析4】

这是一首描写隐逸高趣的诗,具有新颖别致、标新立异的特色。诗人上山访寻隐者不遇,本来是很失望的,但清幽的风景使他领悟了清净无为的理趣,因而心中充满宁静的喜悦。末二句化用王子猷雪夜访戴“乘兴而行,兴尽而还”的典故,构思新颖,很有情味,不落俗套。

诗人满怀殷勤,气喘喘地攀上三十里高峰拜访友人,一心想得到主人的热情款待,哪知扑了空。人去房空,心情难免有些尴尬和惆怅。但友人居所的自然景观,草色松声的优雅环境,使诗人感到别有情趣,而获得一种意外收获,入空山不空手归,心理得到一种满足,婉转曲折地表达了作者与隐者之间共同的思想情趣。

【诗人名片】

(公元694-公元789),嘉兴(今属浙江)人。屡试不第,归山攻读数年,天宝初年,进士及第,官至太子右庶子,活到96岁。与王维、刘长卿等相友善,互有唱和。诗工五言,善摹湖山景色,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作者之一。

更多丘为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