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东南形胜》原文翻译赏析,(宋)柳永作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27 23:06

望海潮词作原文

望海潮

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望海潮·东南形胜注释】

①三吴:即吴兴、吴郡、会稽三郡,在这里泛指今江苏南部和浙江的部分地区。

②重湖:以白堤为界限,西湖分为里湖和外湖,所以也叫重湖。

③叠:指层叠起伏的山峦。

④高牙:原来指的是军前的大旗,因为旗杆上装饰了象牙,故称。在这里指高官孙何。

⑤凤池:即朝廷。

【望海潮·东南形胜译文】

杭州地理位置重要,风景优美,是吴兴、吴郡、会稽的都城。这里自古以来就非常繁华,如烟的柳色、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帷幕,楼阁高高低低,大约有十万户人家。茂密如云的树木环绕着钱塘江堤岸。澎湃的潮水卷起一堆堆雪白的浪花,宽广的江面一望无涯。市面上陈列着琳琅满目的珠宝玉器,家家户户都存满了绫罗绸缎,争相比奢华。

西湖映衬着层峦叠嶂的山岭,更显风光秀丽。秋天桂花飘香,夏季十里荷花。晴天吹奏羌笛,夜晚划船采莲唱歌,垂钓的老翁和采莲的姑娘都嘻笑颜开。路上牙旗飞扬,千名骑兵簇拥着巡察归来的长官。在微醺中听着箫鼓管弦,吟诗作词,赞赏这美丽的水色山光。他日把这美好的景色描绘出来,回京后向朝中的人们夸耀!

《望海潮·东南形胜》原文翻译赏析,(宋)柳永作品

望海潮词作赏析

赏析1

这首词吟咏杭州的美丽富庶,笔势雄浑有力,跌宕起伏,把杭州美丽的景色和繁华的市井描绘得栩栩如生,也显露出词人对杭州市井生活的羡慕和憧憬。

上片主要勾画杭州的人文地理。开篇以优越的地理位置、悠久的历史、繁华的市井点题,引出所咏之物。然后从不同的角度铺陈杭州的美丽景色和人们的富裕生活:“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三句分别描画了美丽的街巷河桥、精致的居民住宅、富庶的都市生活;紧跟着后面三句,从市内写到野外,写“云树”环绕着沙堤,写奔腾的钱塘江水汹涌浩荡,看不到尽头。

下片着力写西湖的美景。“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写西湖的自然美景;“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写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意蕴悠长,让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嬉嬉钓叟莲娃”则进一步写人在美丽自然中悠然快乐的状态,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图画。结尾处称颂郡守,总结全词。

全词语言华美,音律和婉,风格洒脱,让人如临仙境,过目难忘。据称,它传到北方后,金主完颜亮也被其中所描绘的美景所折服,并因此与宋朝起了兵戈之事。这虽然只是传说,但也足以显出这首词巨大的艺术魅力。

赏析2

这首词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可谓“承平气象,形容曲尽”(见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这首词,慢声长调和所抒之情起伏相应,音律协调,情致婉转,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佳作。

开头三句,入手擒题,以博大的气势笼罩全篇。

首先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三吴,旧指吴兴、吴郡、会稽。钱塘,即杭州。此处称“三吴都会”,极言其为东南一带、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字字铿锵有力。其中“形胜”、“繁华”四字,为点睛之笔。自“烟柳”以下,便从各个方面描写杭州之形胜与繁华。“烟柳画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内帘翠幕”,写居民住宅的雅致。“参差十万人家”一句,转弱调为强音,表现出整个都市户口的繁庶。“参差”为大约之义。“云树”三句,由市内说到郊外,只见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远远望去,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一个“绕”字,写出长堤迤逦曲折的态势。“怒涛”二句,写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天堑”,原意为天然的深沟,这里移来形容钱塘江。钱塘江八月观潮,历来称为盛举。描写钱塘江潮是必不可少的一笔。“市列”三句,只抓住“珠玑”和“罗绮”两个细节,便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反映出来。珠玑、罗绮,又皆妇女服用之物,并暗示杭城声色之盛。“竞豪奢”三个字明写肆间商品琳琅满目,暗写商人比夸争耀,反映了杭州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

下片重点描写西湖。西湖,蓄洁停沉,圆若宝镜,至于宋初已十分秀丽。重湖,是指西湖中的白堤将湖面分割成的里湖和外湖。叠山,是指灵隐山、南屏山、慧日峰等重重叠叠的山岭。湖山之美,词人先用“清嘉”二字概括,接下去写山上的桂子、湖中的荷花。这两种花也是代表杭州的典型景物。柳永这里以工整的一联,描写了不同季节的两种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两句确实写得高度凝炼,它把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概括出来,具有撼动人心的艺术力量。“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对仗也很工稳,情韵亦自悠扬。“泛夜”“弄情”,互文见义,说明不论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着一“泛”字,表示那是湖中的船上,“嬉嬉钓叟莲娃”,是说吹羌笛的渔翁,唱菱歌的采莲姑娘都很快乐。“嬉嬉”二字,则将他们的欢乐神态,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绘,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卷。

接着词人写达官贵人此游乐的场景。成群的马队簇拥着高高的牙旗,缓缓而来,一派暄赫声势。笔致洒落,音调雄浑,仿佛令人看到一位威武而又风流的地方长官,饮酒赏乐,啸傲于山水之间。“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是这首词的结束语。凤池,即凤凰池,本是皇帝禁苑中的池沼。魏晋时中书省地近宫禁,因以为名。“好景”二字,将如上所写和不及写的,尽数包拢。意谓当达官贵人们召还之日,合将好景画成图本,献与朝廷,夸示于同僚,谓世间真存如此一人间仙境。以达官贵人的不思离去,烘托出西湖之美。

《望海潮》词调始见于《乐章集》,为柳永所创的新声。这首词写的是杭州的富庶与美丽。艺术构思上匠心独远,上片写杭州,下片写西湖,以点带面,明暗交叉,铺叙晓畅,形容得体。其写景之壮伟、声调之激越,与东坡亦相去不远。特别是,由数字组成的词组,如“三吴都会”、“十万人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千骑拥高牙”等词中的运用,或为实写,或为虚指,均带有夸张的语气,有助于形成柳永式的豪放词风。

【宋词地图】

钱塘:今天的杭州,古时候是吴国的一个郡。正史上最早的记载见于《史记·秦始皇本纪》。原来叫做钱唐,唐代时改为钱塘。

凤池:全称凤凰池,原指皇宫禁苑中的池沼。魏晋南北朝时设中书省,是朝廷的要害部门,因其在禁苑之中,所以也叫“凤凰池”。

《望海潮·东南形胜》原文翻译赏析,(宋)柳永作品

作者简介

柳永(987?-1055后)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人称“柳”,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徙居崇安(今福建)。祖父柳崇,以儒学名,父柳宜,曾仕南唐,为监察御史,入宋后授沂州费县令,官终工部侍郎。永少时流连于汴京,秦楼楚馆中恣情游宴。后曾西游成都、京兆,遍历荆湖、吴越。景祐元年(1034)登进士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馀杭令、定海晓峰盐场监官、泗州判官、太常博士,终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晚年流落不偶,卒于润州(今江苏镇江)。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宋史》无传,事迹散见笔记、方志。善为诗文,“皆不传于世,独以乐章脍灸人口”(《清波杂志》卷八)。所著《乐章集》凡一百五十馀曲。其词自成一派,世称“屯田蹊径”、“柳氏家法”。《避暑录话》卷三记西夏归朝官语:“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可见柳词影响之大。其词对后世词家及金元戏曲、明清小说有重大影响。

《望海潮·东南形胜》原文翻译赏析,(宋)柳永作品

更多柳永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