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旋师喜捷》古诗原文赏析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2-24 19:52

旋师喜捷作品原文

旋师喜捷

李隆基

边服胡尘起,长安汉将飞。龙蛇开阵法,貔虎振军威。

诈虏脑涂地,征夫血染衣。今朝书奏入,明日凯歌归。

李隆基《旋师喜捷》古诗原文赏析

旋师喜捷作品赏析

这首诗为唐玄宗李隆基所作。唐玄宗在唐朝皇帝中的知名度恐怕仅次于唐太宗。说来也是,唐玄宗在位四十四年,他是掌握大唐帝国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人,比唐太宗执政二十三年差不多要长一倍的时间。唐玄宗也是唐朝皇帝中寿命最长的,但这是好事也是坏事,如果唐玄宗也像大多数唐朝皇帝一样五十来岁就死了,那肯定是一代明君,为万世所颂扬,他留给人们的记忆肯定只有那辉煌无比的开元盛世,那是大唐光辉的极致。

但如今唐玄宗却是毁誉参半的帝王,之所以谥之为“玄宗”,有人这样解释:天上有星,叫作玄星,又叫金星,也叫参星、长庚星、太白星、启明星。初上来的时候,东方还不亮;天色将晓,那座星才渐渐地暗下来。先明后暗,所以叫作“玄”。

唐玄宗是典型的“半世明君,半世昏君”,前后判若两人。开元初年,唐玄宗励精图治,任用姚崇、宋璟、张九龄等为相,纳谏如流。有人传言,新皇帝即位,将大选民间女子入宫,一时间人心惶惶,但唐玄宗听到了,却将后宫中部分宫女用牛车载了送回家去,任其婚配。众人一看这样,谣言不攻自破。早期的玄宗不崇玩乐,放掉珍禽异鸟、焚烧珠玉锦绣等宝物,勒令地方官吏不得扰民献宝,大有太宗贞观之年的作风。

开元期间,并非全是风调雨顺的时光,经常有蝗灾出现,当时有些迂腐透底的人说,蝗乃天灾,只能设祭求蝗神爷爷饶恕,不能捕杀。名相姚崇坚决主张捕杀蝗虫,并说有什么报应都报应在他一人身上,于是臣民奋力捕蝗,终于保住了收成。开元时期,也成为唐代最为富庶的时代,米价只有三五钱,杜甫的诗大家都知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忆昔二首》)

开元之时,唐玄宗不但文治井井有条,武功也是非常显赫。大唐的疆域最广的时候是在唐高宗的永徽年间。在此之前的武则天时期,契丹首领李尽忠、孙万荣起兵反叛,当时武则天任人唯亲,派出武三思、武懿宗、武攸宜三人迎战,结果都打了大败仗,气得武则天把李尽忠的名字改叫“李尽灭”,孙万荣改名为“孙万斩”。这种把戏只能出口恶气,并无实际作用。后来契丹未平,突厥又起,默啜可汗忽降忽叛,一会儿要把女儿嫁给大唐皇族结亲,一会儿又翻脸作乱,不断蚕食大唐疆域,给唐朝北方造成极大的困扰。

面对严峻的边境局势,李隆基听从张说的建议,实行募兵制,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这段时间,唐朝边疆上的战事也是捷报频传。大将高仙芝远征西域,翻过葱岭(今帕米尔高原),攻破吐蕃军事要塞连云堡(今阿富汗境内),以千余人大破小勃律,活捉小勃律国王及吐蕃公主,并灭掉了现在塔什干地区的“石国”,大掳金银财宝无数。幽州长史张守珪,也用计将契丹头目屈剌、可突干等杀死,契丹势力一蹶不振。大将王忠嗣、哥舒翰等与唐朝最凶恶的敌人吐蕃大战,也是胜多败少。所谓“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王昌龄《从军行》),正是对当时大唐雄师的生动写照。

这时的大唐帝国,军威四达,战功赫赫,这首诗大概是唐玄宗收到边疆的战地捷报后,欣然命笔的(今朝书奏入,明日凯歌归)。说实在的,诗写得比较一般,也就是“龙蛇开阵法,貔虎振军威”一联倒还有点气势,似乎还不如明朝嘉靖皇帝写的那首《送毛伯温》(大将南征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风吹鼍鼓山河动,电闪旌旗日月高。天上麒麟原有种,穴中蝼蚁岂能逃?太平待诏归来日,朕与先生解战袍)。然而诗作得好,不如国家治理得好。嘉靖的诗虽然比李隆基这首作得好一些,但他的文治武功却差远了,尤其是和唐玄宗的前半生相比。

玄宗的这首诗虽然并不十分出色,但它代表了开元之时的显赫武功,代表了那个如日中天的帝国所辐射出来的威力和光芒。这光芒此后就逐渐暗淡下去,被屈辱的乌云遮住,再也难得一见。

正所谓,“亢龙有悔”!

【相关阅读】

更多李隆基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