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铜仙人辞汉歌》古诗赏析-李贺作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26 23:39

金铜仙人辞汉歌原文

金铜仙人辞汉歌

李贺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金铜仙人辞汉歌》古诗赏析-李贺作品

金铜仙人辞汉歌赏析

本篇据朱自清推测大约是元和八年(813),李贺因病辞去奉礼郎之职,由京赴洛,为探寻前事、感慨古今兴亡之作。魏明帝曹睿拆徙长安汉宫铜人欲运洛阳置于前殿,为景初元年(237)事(见南朝宋裴松之《三国志》注引《魏略》);东晋习凿齿《汉晋春秋》说“盘拆,声闻数十里,金狄(即铜人)或泣,因留霸城”。这个汉宫故物易主的故事中,铜人下泪的传说,恰好投合李贺的艺术趣味,遂有此作。

全诗分前后两部分。前四句写汉宫的寂寥。仙人承露的铜塑乃是汉武帝刘彻生前所造,故诗一开始就从“茂陵(汉武陵寝)刘郎”说起。刘彻生前作过一首《秋风辞》云:“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称他“秋风客”也就熔铸了这诗意。“夜闻马嘶”,一说为汉武魂游故宫著意只在“晓无迹”三字,渲染出汉宫森森鬼气;一说指魏官夜间拆迁铜人的车马声,惊动了汉武亡灵。

汉代宫室,班固《西都赋》有“离宫别馆,三十六所”之说。“画栏”二句,写汉代亡国后故宫的荒凉,可用李煜“雕栏玉砌应犹在”“春花秋月何时了”(《虞美人》)为之注。以“土花”写苔藓,李贺诗常用意象,感觉是寂寞与荒凉。

后八句写金铜仙人夜别汉宫的凄苦。魏官取得铜人,赶车出东门向洛阳而去,在写铜人潸然泪下之前,诗人巧妙地先写一句“东关酸风射眸子”,酸风就成了铜人下泪的表面原因,而更深层的原因下句补出——“忆君(汉武)清泪如铅水”。铜人下泪是一奇,铜人眸子怕风又是一奇,催人泪下的风是“酸风”,铜人流下的清泪是“铅水”,俱见李贺构思措语之妙。

写铜人一路独行,除了用“汉月”相送来衬托其孤单,还写到路边的草色,与刘长卿“草色青青送马蹄”之句(《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的不同之处,是李贺生造“衰兰”一辞,更觉凄凉;说兰草衰老意犹未足,诗人又补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更令人觉天地为之色变。末二句描写,在荒凉的月色中,铜仙越去越远,渭水的波声也越来越小,画面与声响配合,饶有余味。

这首诗写易代沧桑,盛衰荣枯之变,与唐室中衰有关,盖安史之乱后,唐故行宫亦有衰落如诗中汉宫者,诗人以没落王孙,借铜仙辞汉之泪,表达宗国之痛,非泛泛咏古,故读之令人情移。全诗只对金铜仙人辞汉宫事再造情景,不著一字议论,而意在言外,这是李贺形象思维的重要特点。诗中造意措语,奇谲异常,如秋风客、土花碧、铜仙铅泪、衰兰送客、天亦老,多为“古今未尝经道者”(杜牧《李长吉诗歌序》),这是李贺诗吸引人的所在之一。后来铜仙清泪竟成改朝换代、天地翻覆的典故,“父老犹记宣和事。抱铜仙,清泪如水”(宋刘辰翁《宝鼎现•春月》)、“铜仙铅泪似洗,叹移盘去远,难贮零露”(宋王沂孙《齐天乐•》)、“铜雀春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宋文天祥《酹江月》);“天若有情天亦老”曾被认为奇绝无对,宋石曼卿对以“月如无恨月长圆”,一时传为佳话。此句亦被广为引用,如“莫道安仁头白早。天若有情,天也终须老”(宋张先《苏幕遮》)、“朱弦悄,知音少,天若有情应老”(宋晏殊《喜迁莺》)、“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周啸天)

更多李贺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