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洗脚亭》古诗翻译赏析阅读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2-24 03:05

洗脚亭 古诗全文

白道向姑熟,洪亭临道傍。

前有昔时井,下有五丈床。

樵女洗素足,行人歇金装。

西望白鹭洲,芦花似朝霜。

送君此时去,回首泪成行。

李白《洗脚亭》古诗翻译赏析阅读

《洗脚亭》译文及注释

翻译译文:

笔直的大道通往扬州,大道的旁边坐落一个高大的长亭。

亭的前方有一口古井,亭下还有五丈长的石头坐床。

砍柴的女孩可以在井边洗洁白的双脚,行人们可以在石床上歇闲歇闲。

西边的白鹭洲头,芦花摇曳犹如一片一片的白霜。

此时此地送你离去,你再三回首,泪流满裳。

翻译注释:

⑴白道:大路也。人行迹多,草不能生,遥望白色,故曰白道。唐诗多用之,郑谷“白道晓霜迷”,韦庄“白道向村斜”,是也。《通典》:宣州 当涂县城即晋姑熟城也。胡三省《通鉴注》:姑熟,前汉丹阳春谷县地。今 太平州当涂县即姑熟之地,县南二里有姑熟溪,西入大江。陆游曰:“姑熟 城在当涂北。”

⑵床:井栏也。

⑶傅玄《秋胡行》:“遂下黄金装。”梁简文帝《登山马诗》:“间树识金装。”

⑷《景定建康志》:白鹭洲,在城之西,与城相望,周回十五里。《江南志》:白鹭洲在江宁县西南大江中。

李白《洗脚亭》古诗翻译赏析阅读

《洗脚亭》赏析

《洗脚亭》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这是一首送行诗,全诗共十句五十字,情景交融,表达了送行人与行人的情谊。此诗作年不详,当是诗人在金陵送别友人之作。王琦《李太白文集辑注》云:“诗乃送别之作,题内似有缺文。”诗的前八句写送别之地即洗脚亭周围景况,已寓别情,末二句直写不堪之状,抒送别之意。姑熟,今安徽当涂县。白鹭洲,原为长江中洲名,在今南京江东门一带。

此诗乃送行之作,题内似有缺文。开头写送别的地点;接着描绘周围的环境,写得情景交融;最后写离别之时依依不舍的情形,体现了送行人与行人之间的深情厚谊。

白鸟洲:疑即为白鹭洲。两宋本、缪本俱作“鸟”。李白《洗脚亭》有“西望白鸟洲,芦花似朝霜。”

姑熟:一作姑孰,即今安徽当涂县的古称。李白《洗脚亭》有“白道向姑熟(一作姑苏),洪亭临道旁”。

洪亭:指洗脚亭,疑亭在金陵西(今江苏南京市西)。确址难考。李白《洗脚亭》有“白道向姑熟,洪亭临道旁”。

洗脚亭:确址待考,疑在金陵西,即今江苏南京市西。李白有《洗脚亭》。

李白《洗脚亭》古诗翻译赏析阅读

《洗脚亭》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护府管辖)。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他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

公元742年(天宝元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唐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公元756年,即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失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

李白是唐代伟大诗人,也是我国诗歌史上乃至世界诗歌史上少见的天才。他留下的千余首诗歌和六十余篇文章,在文学史上闪耀着夺目的光辉,1200 多年来震撼着广大人民的心魄。他不愧为人间少有的“谪仙诗人”,无与伦比的“一代诗豪”!

李白的诗,不但多方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而且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经验,他继承、发展了屈原、庄周以来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并融会前人的许多艺术手法,把古代诗歌艺术和散文艺术推向新的高峰,形成了他特有的雄奇、奔放、飘逸的风格。

【相关阅读】

更多李白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