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日作》(录二)原文赏析-金人瑞作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25 03:09

上巳日作原文

上巳日作(录二)

金人瑞

上巳日作(录二)

金人瑞

上巳日作其二

三春却是暮秋天,逸少临文写现前。

上巳若还如印板,至今何不永和年?

上巳日作其二

逸少临文总是愁,暮春写得如清秋。

少年太子无伤感,却把奇文一笔勾。

《上巳日作》(录二)原文赏析-金人瑞作品

上巳日作赏析

【赏析】

题目较长,犹如一篇小序,叙写了写作这两首绝句的缘起。诗题的大意是:上巳日天气很晴朗,觉得王羲之《兰亭集序》上“天朗气清”确为出神入化之笔,觉得昭明太子选《文选》时不将《兰亭集序》入选是没道理的,年年的上巳时气候怎么会像印板一样不变呢?用诗记下自己的感受与判断,写出了对这历史悬案的理解。全诗在于说理,对于我们思考问题和鉴赏诗文都有启发。

上巳日是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古俗在这一天到水滨集宴,临水洗濯以祛除不祥,谓之“修禊”。曹魏以后固在三月初三为修禊日。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初三,王羲之、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于会稽山阴之兰亭行修禊之事,王羲之作《兰亭集序》记述当时盛况,并抒发了对人生的感慨。《兰亭集序》不仅是篇杰出的散文,而且书法更是独步千古,被誉为古今行书第一。梁昭明太子萧统编《文选》时,居然没有将《兰亭集序》入选,后人揣测可能是因为《兰亭集序》中“天朗气清”句近于暮秋之景,与江南暮春烟雨迷蒙的景象不合,“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句中“丝竹”与“管弦”有重复之嫌,于是昭明太子弃而不取。金人瑞根据实际感受,对昭明太子的这种做法提出了异议。

第一首诗从写实的角度,证明王羲之所写符合实际,萧统等人的挑剔是没理由的。“三春却是暮秋天”,暮春季节也有“天畅晴甚”的时候,就和深秋时的天气一样,这是自己亲身经历到的,逸少(王羲之的字)文中写“天朗气清”完全是“写现前”的实景。“上巳若还如印板”,意为如果上巳节时的天气都像印板印刷的那样,那么今天也和东晋永和之年王羲之写《兰亭集序》时一样了。诗人以眼前实景证明了王羲之的“天朗气清”为实写。同时一方面以一季之中一般与个别不能类推予以证明。一般地说江南暮春多为烟雨迷蒙,可是绝不等于天天如此,也有天朗气清犹如深秋的时候。一方面以历史的变化为证明,年年有上巳,可是年年上巳不一定天气一样。王羲之当年上巳和萧统在那一年见到的上巳天气不一定一样,岂可以一巳一时的经验否定人家彼时的经验呢!诗人以如今自己见到的“天畅晴甚”,印证王羲之当年的“天朗气清”,且推想到反面,认为萧统所见不同,以其所见不同即否定人家所见为实,显然也是不合理的。通过正反两方面论证,尤其以实践为检验的标准,充分说明了萧统不选《兰亭集序》入文选是没有道理的。

第二首从创作的角度,证明王羲之所写符合实情,萧统等人的看法是片面的。文学作品不仅要反映客观的实景,而且要反映作者的实情。作品中的景色是客观物象与作者心象统一的产物,“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国维《人间词话》)。抛开了作者创作时的处境与心境,则不易把握作品中所写。“逸少临文总是愁,暮春写得如清秋。”“写得如清秋”和“三春却是暮秋天”不同,说“是秋天”是因为“天畅晴甚”和秋天一般;“如清秋”是诗人笔下把不似秋天的景象写得如同秋天,其原因在于作者心中有“愁”。王羲之处于动乱时代,他本人又不得意,因而在序文中感慨“死生亦大关,岂不痛哉”“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兰亭集序》)王羲之由于这样的心境,把春景写得如秋色也就不足为怪了。萧统作为“少年太子”养尊处优,无忧无愁,不能理解王羲之的心情,自然“把奇文一笔勾”了。这一首较上一首深入了一层,从“知人论世”的角度,说明了文学创作有其特殊规律,不可只从表面看问题,轻率地下结论。

这两首绝句各自独立,又合为一体,都围绕着一个中心:萧统因“天朗气清”不合暮春景象而否定王羲之序文。一从景的角度说,一从文的角度讲,一由今及古,一由景到情,写得入情入理,合自然法则,符合创作规律。金人瑞不愧是别具慧眼的文学鉴赏家,短短两首绝句,等于一篇长长的文学理论文章。至于《文选》中不选《兰亭集序》是否就是因为上述的原因,并无确证。我们只是姑以为那些说法可信,缘此而见金人瑞对这一问题的见解,从中获得文学创作与鉴赏文面的启示罢了。

(徐应佩)

《上巳日作》(录二)原文赏析-金人瑞作品

【作者】

金人瑞(1608-1661),原姓张,名采,字若采,后顶金人瑞之名应考,又名喟,字圣叹,江苏长洲(今苏州)人。明末秀才,入清后不仕。顺治十八年(1661),因“哭庙案”被杀。为人豪放,喜评书。以评点《水浒》《西厢记》等闻名。刘献廷集其诗为《沈吟楼诗选》。

《上巳日作》(录二)原文赏析-金人瑞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