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隐者不遇》原文翻译赏析-贾岛古诗作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24 23:37

寻隐者不遇作品原文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寻隐者不遇》原文翻译赏析-贾岛古诗作品

寻隐者不遇注释译文

【注释】

①寻:寻访。

②童子:指隐者的小弟子。

③处:行踪。

【译文1】

我在松树下面问童子,他说老师采药进了山。只知道就在这座山中,却说不清究竟在哪里。

【译文2】

我去松树下询问一个童子,他说他师父已采药去。他就在这座山中,但云雾缭绕不知他在何处。

【译文3】

我到松树下去询问一个童子,他说他的师父已采药去。他只在这座山中,云雾浓厚不知他在何处。

《寻隐者不遇》原文翻译赏析-贾岛古诗作品

寻隐者不遇赏析评点

【赏析1】

此诗中,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抒写了寻人不遇的焦急心情。诗人以白云比喻隐者的高洁,以苍松暗喻隐者的风骨,用童子的回答将隐者的潇洒闲逸之情写得入神。诗歌简练平淡,意境悠远空灵,语意真率,没有人间烟火气,耐人寻味。

贾岛是苦吟派诗人,以炼字闻名。他不仅着眼于锤字炼句,在谋篇布局方面也同样狠下苦功。此诗精练简洁,把三轮问答融于四句诗中,短短二十字,意蕴无穷。

“松下问童子”,必有所问,只是诗人隐去了自己的问题,但从童子的回答“言师采药去”中,我们可以推测出,诗人可能问了“师父在吗”、“去做什么”等问题。在后两句中,诗人依旧延续隐去问题的手法,省略了“采药在何处”这一问句,只保留了童子的回答“只在此山中”,如同画中大片的留白,给人以想象的空间。末句则把人带到更为空灵的境界,看见远山云雾缭绕,如仙境一般,在其中的隐者就像神仙一样,此句拓展了想象空间。

诗人到山中寻访隐者,一定希望能够见到隐者,所以再三发问,但是诗人却把这种期待的心情通过间接的方式处理得闲远冲淡,境界高妙。本诗简洁明朗,造境空灵,如闲云野鹤,超逸缥缈。

【赏析2】

诗写的是一次寻访。寻访的结果是“不遇”。一作孙革《访羊尊师》诗。

“松下问童子”一句写问,以下三句则是对答。问写得极简括,不须明写谁问和问什么,因诗题和对答有清楚的交代。答语是诗著意之处,“言师采药去”,童子说师父进山采药去了。这一句本来已是一个完整的答复,但如果就此打住,就没有诗意了。小童对答复作的一番补充:师父就在这座山里,在那云雾迷蒙的某个地方,但具体在哪儿,谁也不知道了。“只在此山中”的“只在”二字是很肯定的语气,仿佛作了确切的回答,但“云深不知处”叫人哪里找去?说了半天,还是等于零。然而这两句补充并非多余,它不但是十分天真的话,而且语意佳妙。这不是故意卖弄口舌,而是生活中常有的那种无意中得到的妙语。它生动反映出“隐者”特有的生活趣味和情操。诗通过描写“隐者”那出没云中、神秘莫测的行踪,隐隐透露出其洁身自好,高蹈尘埃之外的精神风貌。

寻访“不遇”,通常是一种扫兴的事。但读这首诗,却会感到有不同寻俗之处。小童的天真答话,把人引进高远的意境中,使人恍如面对那云烟缭绕的大山,想到有一位高士在其中自由自在地活动,那人迹罕至的去处,一定别有天地、别有一番乐趣。诗以小童的答话结束,虽然没直接写寻访者的反应,但读后令人觉得,他大约不会立即兴尽而返,而会站在松下,久久对着那云烟深处神往。

诗属五绝,不入律,可作一首短小的古风读,内容和形式是统一的。

(周啸天)

《寻隐者不遇》原文翻译赏析-贾岛古诗作品

【赏析3】

这是一首问答诗,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将诗人进山寻访隐者不遇的心情起落描摹得淋漓尽致。其言繁,其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

这首诗最大的特点就在于精炼。贾岛是苦吟派诗人,以炼字闻名。他不仅着眼于锤字炼句,在谋篇构思方面也同样狠下苦功。在本诗中,他把三轮问答精简于四句诗中,短短二十字,意蕴无穷。首先,在一二句之间,诗人省略了一句自己的问话。“松下问童子”,必有所问,只是问题被诗人隐去了。但从童子所答“师采药去”四字推出,诗人见松下童子所问的是“师往何处去”。之后,在二三句之间,诗人依旧延续隐去问题的手法,省略了“采药在何处”这一问句,只保留了童子的回答“只在此山中”。这一隐一答如同画中大片的留白,给人以想象的空间。末句则再次拓展了想象的空间,把人带到更为空灵的境界中:远山云雾缭绕,如同仙境,在其中采药的隐者如同神仙,来去无踪。

然而,这首诗的成功,不仅在于简练。单言繁简,还不足以说明它的妙处。诗贵善于抒情。这首诗的最大抒情特色在于平淡中见深沉。一般访友,问知友人不在,也就扫兴而走了。但这首诗中,诗人一问之后并不罢休,又二问三问。这三番答问,逐层深入,表达感情有起有伏。“松下问童子”时,心情轻快,满怀希望,“言师采药去”,答非所想,坠入失望:“只在此山中”,失望之中又萌生了一线希望;及至最后一答:“云深不知处”,就惘然若失,无可奈何了。

诗除了要通过艺术形象来抒发感情之外,还讲求画面感。表面上看,本诗好像没有一点色彩,全为白描,而且是淡淡着墨,不是浓重泼洒。实际上,诗中的形象很自然,色彩明亮,浓淡适宜。繁茂的青松,飘浮的白云,这松和云,青和白,形象及色彩正好与云山深处的隐士身份相吻合。而且,没见到隐者之前先看到美丽的画面,挺立的青松中蕴含着蓬勃的生机;之后见到飘浮不定的白云,使人不禁产生“秋水伊人”无处找寻的联想。从诗中形象的交替变化,色彩的先后差异中也反映出诗人感情的转换。本诗中的隐士以采集药物、济世救人为生,因此诗人对他十分敬慕。诗中的白云显出他的高尚脱俗,青松显出他的傲骨,既是写景,又是比兴。只有这样,诗人敬慕而未能遇到,便更显出其惆怅之情了。

【赏析4】

这是一首描写寻隐者不遇的诗。诗中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用简洁浅显的语言交待了时间、地点和人物。虽寻人而不遇,却并无怅惘之情,倒觉得入山访友者在欣赏一幅白云缭绕的山水画,用朴素而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种艺术的境界,所以此诗历来被人传诵。

这首诗虽寥寥二十字,却写得情景俱备。诗人去寻找一位隐士,未遇,只有他的弟子在。于是就问这位童子:“你的师傅到哪里去了?”童子答道:“师傅采药去了。”诗人问:“他去哪里采药了?”童子答:“就到这座山里去采药了。”诗人又要求道:“你能不能替我去找一找呢?”童子面有难色:“这座山太大了,云雾缭绕,我怎么能知道他究竟在哪里呢?”这样一番回答,就全部被浓缩在此二十个字中了。贾岛作诗,以苦吟著称,看得出来,这首诗就是反复推敲、斟酌过的。不但写出了松下问答的情景,就连山中林木茂密的景色,隐者高隐的品格,也可以于诗外体味之。

【诗人名片】

贾岛(公元799-公元843),字浪仙,一作阆仙,自号碣石山人,范阳(今河北涿县)人。为中唐著名的苦吟诗人,与孟郊齐名,合称“郊寒岛瘦”。对后世影响颇大,晚唐诗人多有效其体者,南宋江湖诗派更奉之为“唐宗”。有《长江集》。

更多贾岛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