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道中》原文赏析-程恩泽作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23 06:51

邳州道中原文

邳州道中

程恩泽

十六年来此重过,石梁全圮水增波。

树如客鬓凋疏早,路似人心坎廪多。

但使耕桑欢畎亩,不劳词赋动关河。

行踪已踏天涯半,岂斜羸骖困碾窝!

邳州道中赏析

“邳州”,今江苏邳县。这是诗人重过邳州,触景生情之作。诗人以感伤的笔调,描绘出一片衰败的景象,抒发了自己困顿失志的幽怨与不平。

“十六年来此重过”,言路经邳州,并非初次,而是旧地重来。特地点明“十六年”,说明时间相隔之久,隐含年光易逝、沧桑变迁之感。“石梁全圮水增波”,便推出历尽沧桑的典型镜头。“圮”,倒塌。昔日曾过的石桥,完全倒塌,行人不至,寂寞荒凉,连桥下之水,亦无复旧时景象。唐朝诗人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于慨叹人事全非之余,尚说:“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相比之下,诗人眼前的变迁之迹,心底的怅惘之感,更甚于贺知章。首写石桥,既切合诗题“道中”二字,又便于借断桥逝波的苍古画面,传达出物换星移的沉重悲凉之感。

“树如客鬓凋疏早,路似人心坎廪多”,续写途中所见之景,但不像“石梁”句那样单纯就景物着笔,而是采用以人喻景的手法,将人与景、情与物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诗人“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树木凋零,恰似自己鬓发稀疏。“凋疏”本是物理,可叹来得太“早”。路途坎坷,正如自己心中不平,非但“坎廪”而已,且又特“多”。一“树”一“路”,皆途中所见所经,紧扣题意,信手拈来,与稀疏的鬓发、不平的内心联系起来,比喻贴切,物我不分,妙合无垠。一“早”一“多”,着意渲染,力透纸背,感慨深沉。华发早生的悲凉,困顿失志的抑郁不平,表现得入木三分。诗人意在以景况人,却反过来以人喻景,写法新颖,读来令人耳目一新。对仗工整,情调凄婉,亦是两句妙处所在。

颈联紧承颔联而发抒感慨。既然像这样奔波于旅途之中,失志于官场之上,鬓衰于未老之时,还不如回到农村去,过耕桑生活。“畎亩”,有水渠连通的田地。“但”字表明只此便获满足,别无他求,既深化了失志的幽怨不平之情,又表现了对安居家乡的强烈向往。“不劳词赋动关河”,则用南朝诗人庾信事。庾信初仕南朝,后出使西魏被留,曾作《拟咏怀》《哀江南赋》等诗赋,自悲身世,怀念故国,杜甫《咏怀古迹》称“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此活用,言只要能安居家乡快活务农,就无须到处奔波,写诗作赋。用事而不显枯涩,行文流畅,韵味隽永。

尾联发出深深的喟叹:十六年来,两过此地,行踪不定,足迹遍布半个中国。“已踏天涯半,”既言空间之广,亦含时间之长。劳碌路途,多历年所,本应春风得意宏图大展,却依然如衰弱老马,始终围着碾台转,无所作为。“羸”,瘦弱。“骖”,驾在车两旁的马,此泛指马。“岂料”二字,道出了诗人的失意,道出了诗人的不平。

诗作感情真挚,寄托深厚,景物萧瑟,情调悲怆。眼中所见,心底所感,浑然一体,密合无间。善用比喻,形象鲜明,写法独特,新人耳目,是作者集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卢烈红)

【作者】

*程恩泽(1785-1837),字云芬,号春海,安徽歙县人。嘉庆十六年(1811)进士。道光时累官至户部右侍郎。博学多才、工篆法。其诗雄深博雅。有《程侍郎遗集》十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