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溪》原文翻译赏析-张旭-七言绝句-唐诗三百首

作品体裁:七言绝句 时间:2024-02-06 08:53

唐诗三百首第255首张旭的《桃花溪》,收录于清人孙洙(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第十卷七言绝句。

桃花溪作品原文

桃花溪

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桃花溪》原文翻译赏析-张旭-七言绝句-唐诗三百首

桃花溪译文注释

译文一

隔着云烟隐隐看到高桥,走到石矶西边询问渔夫。

桃花整天随着溪水漂流,桃源洞口在清溪的哪边?

译文二

隐隐约约的,隔着野外烟霭可以见到那飞纵的桥梁,我在石堆的西面询问打渔的船只:“这桃花整天随着流水漂去,请问传说中的桃源洞啊,究竟在清澈溪流的哪一边呢?”

注释

桃花溪:根据《一统志》所记,桃花溪“在湖南常德府桃源县西南二十五里,源出桃花山,北流入沅江”。

石矶:河流中露出的石堆。

尽日:整天,整日。

《桃花溪》原文翻译赏析-张旭-七言绝句-唐诗三百首

桃花溪作品鉴赏

赏析一

后人点评:

清人蘅塘退士:四句抵得上一篇《桃花源记》。

这是一首描写景物的诗,是借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意境而作的。

桃花溪在湖南省桃源县桃源山下,沿岸都是桃林。春分时节,落英缤纷,溪水流霞,美不胜收。相传这里就是晋代诗人陶渊明所记“世外桃源”的遗址。这首诗巧用这一典故,写桃花溪一带的秀丽景色,再由写桃花溪引出对“桃源”的畅想,抒发了诗人对桃花源和隐逸生活的向往。本诗构思曲折,意境犹如画卷,景与情相互交融,意味深远。蘅塘退士对本诗的批注为:“四句抵得一篇《桃花源记》。”此话并不为过。

本诗从远处入笔,描写山谷幽深,云雾缭绕,恍若仙境。首句写远景;横跨山溪上的长桥在云烟中忽隐忽现,似有似无,恍若在虚空里飞腾。这境界多么幽深、神秘,令诗人心荡神驰,如入仙境。在这里,桥的静和烟的动相得益彰:野烟将桥的静化为动,使桥看上去缥缈虚无;桥将野烟的动转为静,让烟宛如垂挂的轻纱帷幔。隔着这“帷幔”看桥,别有一番朦胧之美。诗人刻意渲染的这种含蓄迷茫的神秘气氛,与《桃花源记》中的境界联系开来。

随后,诗人的写作视角移到近处,描写桃花溪水,渔船轻摇,询问渔人,寻觅桃源。第二、三句写近景。近处,如岛如屿的岩石突出水面,溪水上飘零着朵朵桃花。碧波之上,小舟轻泛,空灵现于朦胧之中。诗人站在古老的石矶之旁,看着溪上漂流不尽的桃花瓣及渔船遐想,自然地想到那“林尽水源”,恍恍惚惚之间,仿佛将眼前的渔人当成当年曾走进桃花源里的武陵渔人。因此,那“问”字就顺口说出。这一“问”字,使诗人自己也进入了画面中,令读者在这一山水画里,不仅见到了山水的秀美风光,还见到了人物的情态。“问渔船”三个字,生动地展现出诗人一心向往的情态。诗人问得很有趣:“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他仿佛真的以为这随水漂流的桃花瓣是从桃花源中流过来的,因此由桃花联想到进入桃源的洞。这洞到底在桃花溪的哪个地方呢?这句询问渔人的话,深刻表现出诗人向往桃源的迫切心情。但桃花源本来就是虚构的,诗人自然明白渔人无法作答,他的故意发问流露出诗人感觉理想境界缥缈难求的惆怅之情。诗至此戛然而止,但尾句的问题却又引人无限遐思。诗人的笔墨精巧轻快,从远及近,从实到虚,接连变化角度来展示景物。同时,诗人又不进行繁复、细腻的描绘,只是轻描淡写,勾勒轮廓,融情于景,让诗成为一幅写意画作,悠远蕴藉,耐人玩味。

赏析二

此诗写出了对东晋诗人陶渊明所描绘的桃花源的向往,表现了对清幽环境的赞美和隐逸生活的追求。本诗起笔即引人入胜:远望山谷,隔着云烟看那横跨山溪之上的长桥,使人格外感到一种朦胧美。第二句写近景,溪边岩石突起,溪水中又有渔船,用一个“问”字承上启下,作者也自入画图之中,逼真地表现出人物之情态。第三句是实写眼前的清幽景色,溪水中的桃花尽日随波流淌,很自然地引出了结尾的问句。诗中写景,由远而近,由虚及实,不断地变换角度,展现情物;情寓景中,耐人寻味。

赏析三

此诗述追慕隐者之意。诗人借用陶潜《桃花源记》的文意——《桃花源记》是一个传说,也可以看作是一篇寓言,记载了武陵渔人某日缘溪而行,经过一片桃花林,林尽则见一山,山而有洞,入洞便来到了“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世外仙境。后人称仙境为“桃源”,其本便在于此。陶潜身处南北割裂的东晋之世,隐居山林,盼望能有逃避战乱,放心耕织的处所,故作此文,后人深有所感,乃附会出桃源县、桃花山,乃至桃花洞(秦人洞)等地名来。

诗人因访桃花洞,便循溪而行,先见“野烟”、“飞桥”,隐隐约约,若有若无,于是便向渔人询问,桃花洞究竟在什么地方呢?在溪水的哪一边呢?次末句“桃花尽日随流水”,既是眼见之景,也是他向往避世隐居之处的心理写照。此诗空灵洞明,情感迫切,而又清新喜人,或谓是怀疑桃花洞和桃源仙境并不存在之意,恐怕是想得岔了。

赏析四

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虚构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名叫桃花源,他笔下的桃花源“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张旭因此而受启发,用陶渊明笔下桃花溪的意境,作此诗文。

“隐隐飞桥隔野烟”,起笔就将人们引入了一个奇丽飘渺的环境中,这句话的意思是,深远的山谷中,云烟缭绕,透过烟云,隐约看到横跨山溪之上高架着一座若隐若现的长桥,它恍若在虚空里飞翔。因为有烟云在静止的桥周围流动,所以,桥好像也动了起来,好像凌空飞翔,而静止的桥又使流动的云看上去好像如轻纱围绕着桥,形成了一种朦胧如仙境的美,两种事物相映成辉,给我们展现了一幅朦胧、幽深而又神秘的景象。其中的一个“隔”字,既表明诗人观望的位置是在远处,同时也将这两种不同处的景物连在了一起,构成一个完整奇美的画面。

接着诗人由远及近,写到“石矶西畔问渔船”,诗人站在露出水面的巨大岩石上,向溪里漂动摇荡的渔船大声询问。这里一个“问”字,将诗人自己也写入了画中,静止的景物和活动的人一起构成了富有生活情趣的画面。诗人看着飘满桃花的溪水,不由得被这里的幽静和美丽陶醉了,仿佛自己就身处在陶渊明诗中描绘的那个桃花林中,他不由得把渔船上的渔夫当成了武陵人,于是,脱口就问渔人:“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桃花溪每天都从桃花源中流出,那么可知道那个桃花源入口的洞在哪里吗?一个“问渔船”,表现了诗人对桃花源环境的向往。可是这个洞在哪里呢,诗人以一个问句结尾,没有回答这个问题,渔人不可能知道,诗人也不会知道,这一问,也隐约流露出诗人因无法到达理想环境而内心渺茫惆怅的感情,同时也给人留下了很多遐想的空间,言尽意犹存,让人回味无穷。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虽然篇幅短小,但诗人字斟句酌,用精练的文字轻松自然地将如诗似画的景色表现得淋淋尽致,美妙无穷。一个恰到好处的结语,让人沉浸在诗人笔下的幽美环境中浮想联翩,意蕴深长。诗人在这首诗中的构思非常巧妙,该诗正面写实景由远及近,然后用一个问句由实入虚,布局新颖,角度变换灵活。诗人文笔简练、清丽自然,诗文意境空灵飘渺、情趣深远。王维也曾以桃花源为题材写了《桃源行》,读者可以参读比较。

《桃花溪》原文翻译赏析-张旭-七言绝句-唐诗三百首

桃花溪作者简介

张旭(675—750)

字号:字伯高,—字季明

籍贯:吴郡(江苏苏州)

作品风格:构思巧妙,意蕴深远

诗人小传:

张旭(675年~约750年),字伯高,一字季明,吴(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唐代诗人,著名书法家。他初仕为常熟尉,后官至金吾长史,人称“张长史”。其母为初唐书法家虞世南的外孙女,同为书法大家的陆柬之的侄女,家学渊源,故张旭善草书,性好酒,世称“张颠”,也被杜甫归于“饮中八仙”之一。其草书当时与李白诗歌、裴文剑舞并称“三绝”;诗亦别具一格,以七绝见长,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并称“吴中四士”。

唐诗常识

初唐时期历时近百年,宫廷诗几乎一直占据着主流地位。这段时期的宫廷诗具体可分为三个流派:一是太宗时期的宫廷诗,一是高宗时期以上官仪为代表的宫廷诗派,一是武则天统治时期以沈佺期和宋之问为代表的诗派。自“文章四友”(李峤、苏味道、杜审言和崔融)和“沈宋”之后,宫廷诗开始逐渐突破原有局限,有所发展。“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更直接唱出了诗歌新声,继而开拓了盛唐诗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