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经华阴》原文翻译赏析-崔颢-七言律诗-唐诗三百首

作品体裁:七言律诗 时间:2024-02-06 06:38

唐诗三百首第164首崔颢的《行经华阴》,收录于清人孙洙(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第六卷七言律诗。诗人在天宝年间曾经二进长安,此诗写诗人路经华阴时的所见所感。前六句全为写景,最后抒写意欲出世之慨,表现出开元之世时,俊彦渴望一展所长,却又厌恶尔虞我诈之官场、心羡隐居生活的矛盾心情。全诗大气磅礴,风格峻峭。

行经华阴作品原文

行经华阴

崔颢

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

《行经华阴》原文翻译赏析-崔颢-七言律诗-唐诗三百首

行经华阴译文注释

译文一

高高的华山俯视着京都长安,三峰伸向天外岂是人工削成。

武帝祠前的乌云眼看着消散,仙人掌上的阴雨此时刚放晴。

秦关北靠山河地势多么险要,驿路通过长安往西连着祠庙。

借问路旁那些追名逐利的人,为何不到此访仙学道求长生?

译文二

多么巍峨高峻啊,那太华山仿佛俯瞰着咸阳古城,芙蓉、玉女、明星三峰直耸天外,并非人力所能削成。汉武帝祭祀巨灵神的祠堂前浮云将散啊,仙人巨掌上雨收初晴。如此高山,与黄河一起北靠着函谷险关,一条驿路,向西连通着平坦的汉代祭台。我试问那些熙熙攘攘来往于道路之上,追名逐利的人们,你们为什么不肯隐居此处,以求长生不老呢?

注释

华阴:即今陕西省华阴县,因位于太华山之北,古人云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故而得名。

峣岧(tiáo yáo):山势高峻的样子。曹植《愁赋》有“登峣岧之高岑”句。

咸京:在今天的陕西省咸阳市东面,秦代定都于此,名咸阳,故称“咸京”。

三峰:指华山的芙蓉、明星、玉女三峰。

削不成:指形势险峻、鬼斧神工,并非人力所能削成。南朝宋郭缘生《述征记》云:“华山有三峰、芙蓉、玉女、明星也,其高若在天外,非人力所能削凿也。”《山海经·西山经》云:“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

武帝祠:指汉武帝所建的巨灵神祠,在华山仙人掌下。传说太华、少华原本为一山,当道拦阻黄河水,《文选·西经赋》薛综注言:河神巨灵“以手擘开其上,足踏离其下,中分为二,以通河水,手足之迹于今尚存”。

仙人掌:华山山峰名,唐王涯《太华仙掌辨》载:“西岳太华之首峰有五崖,自下远望,偶为掌形。”传说此为巨灵开山时遗留下的掌印,因而得名。

秦关:指函谷关,肇建于秦,故称“秦关”。

汉畤(zhì):畤为古代祭祀天地的固定处所,汉代的畤,故址在华山之西,今天陕西省西安市西北方。

《行经华阴》原文翻译赏析-崔颢-七言律诗-唐诗三百首

行经华阴作品鉴赏

赏析一

本诗是作者路经华阴眺望华山所写的即景抒怀之作。全诗着力描绘华山的雄伟高峻和险要。首联写华山高耸云天俯视西京,三峰陡峭,鬼斧神工,华山之雄奇极有气势。二联描写华山风云变化的景色,渲染华山气象的壮观。三联写华山地势的险要。尾联即景抒怀,抒发了作者厌倦名利、希望归隐的感情。全诗对仗工整,语言生动,气势雄健,意境壮阔。

这也是一首吊古诗。吊古诗大抵分为两大类,一类所怀与所感全都落在实处,比如王维的《西施咏》,借西施因美色得吴王宠爱,而出“天生我才必有用”之意。第二类吊古诗所怀与所感之间的关系则相对要虚一些,不过借史事以咏时光如水,再借时光如水以抒其情而已。比如崔颢《黄鹤楼》的前半部分,昔人已去,此地空余,便出此意,从而感叹年华老去,然后再借鹦鹉洲出祢衡,以祢衡来自况。他的这一首《行经华阴》也是如此。

《行经华阴》,或作《行经华山》,总之是诗人入京或出京之际,来到华山附近,见山势险峻,从而发怀古之叹,又因古人不见,痛感时光流逝如水,最后引出本意:与宏伟的自然相比较,人世显得多么渺小,与漫长的历史相比较,一时的富贵荣辱,究竟又有什么意义呢?考取功名,追逐名利,实在是太可笑,也太无意义了呀。

所以这首诗的怀古,深刻地蕴含在摹景之中,先写华山高峻,仿佛一个巨人在俯瞰咸阳。咸阳是秦代的都城,距离唐都长安不远,诗人这里分明是用“咸京”二字来指代长安,进而指代唐朝朝廷,在宏伟的高山眼中,朝廷也显得如此低矮、渺小。再言“天外三峰削不成”,正为了说人力有限而自然无穷,世间俗事对比自然,真是显得毫无意义。“武帝祠”一出,便显见吊古之味,祠堂虽在,武帝已矣,以之对比巨灵神开山的“仙人掌”,又是将人事以比自然,乃见小大悬殊之别。此联甚工,“云欲散”、“雨初晴”,既是诗人眼中所见实景,也是借此景以构造出一种迷离恍惚的神秘氛围来,以呼应结句所言“长生”。

颈联继续怀古,秦关如此险要,秦朝终于灭亡,汉代曾经何等强盛,如今汉畤竟然已经“平”了。对仗既自然工整,而又深蕴其意。于是在反复对比,明自然之可贵,人事之无谓,时光如逝水,繁华终湮灭以后,诗人就于尾联托出其意——你们熙熙攘攘地追名逐利,究竟有什么意义呢?还不如隐居在这风景雄伟、迷人的华山上,去求仙访道,追求长生不老呢——“路旁名利客”所指,当是经由华山附近大路前往长安去求取功名的士子。

或谓此诗为崔颢进士及第前后出入两京时所作,私以为不妥。诗的结句生世外之想,颓丧、失望氛围甚浓,才中进士、春风得意之人,不当如此想,且若作如此想,则诗人更不会入京去考取功名。此诗定为遭历宦途坎坷,为权贵所排斥后所作。诗的尾联立意虽不甚高,但前三联气势雄浑磅礴,意境宏大,也确实不同凡响。

赏析二

本诗描写了诗人行经华阴所见的鬼斧神工的华山三峰的雄奇壮阔景色,表现了祖国山河的壮美瑰丽,抒发了诗人鄙薄功名的情怀。华阴,指位于华山北面的陕西华阴县。

诗题《行经华阴》,既是“行经”,必有所往;所往之地,就是求名求利的集中地——“咸京”(今陕西西安)。诗中提到的“太华”、“三峰”、“武帝祠”、“仙人掌”、“秦关”、“汉畤”等等都是唐代京都附近的名胜与景物。当时京师的北面是雍县,东南面就是崔颢行经的华阴县。县南有五岳之一的西岳华山,又称太华。华山山势高峻。华阴县北就是黄河,隔岸为风陵渡,此岸是秦代的潼关(一说是华阴县东灵宝县的函谷关)。华阴县不但河山壮险,而且是由河南一带西赴咸京的要道,行客络绎不绝。

这首诗写诗人行旅华阴时所见的景物,抒发了诗人吊古感今的情感。诗的前六句全为写景。写法为先总后分,由此及彼,井井有条。首句下笔不俗:诗人将拥有神仙洞府的华山凌驾于满是王侯贵族的京师之上。“岧峣”两字极言华山之高峻,一个“俯”字更道出崇山压顶之势,彰显出一种神力。接着,诗人由整体转为局部,以三峰为例,论证华山之“岧峣”。“削不成”三字暗示人间利器难堪大用之意,似乎在纯然的景物描写中要表达神力胜于人力,出世胜于入世的含义。

首联写远景,颔联则摄近景。诗人途经华阴时,正值云销雨霁,遥见三峰苍翠如洗,武帝祠前乌云将散,仙人掌青葱可爱,这些雨后初晴的新鲜景象,自然美妙,令人心旷神怡。另外,诗句对仗工整,“武帝祠”和“仙人掌”更为诗尾的“学长生”埋下伏笔,可谓于平淡处见新奇。颈联则充满想象,描写了一片虚幻之景。第五句一个“枕”字把黄河、华山都人格化了,大有“顾视清高气深稳”的气势,“险”字又有意无意地暗示了世人为追求仕途经历的坎坷与挫折。第六句一个“连”字,将“汉畤”与颔联中“武帝祠”、“仙人掌”联系起来,一同照应尾句的“长生”一词;“平”字又与首联“岧峣”、“天外”相对照,以驿路的平坦反衬华山的高峻,同时也暗示长生之道比求仕之路更为坦荡。总体来说,五六句中,一“险”一“平”为人们指明了出路,也照应了首句中的“俯”字;“枕”字、“连”字用法巧妙,故前人称之为诗眼。本联中,诗人眼中无而意中有,在双目所及的景象基础上,充分展开了想象。在华山下同时看到黄河与秦关以及望见咸京以西的汉畤是不符合现实的,但诗人“胸中有丘壑”、“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自然下笔如有神,因此能够描摹出此等气势雄伟的画面。古人论诗有“眼前景”与“意中景”之分,前者着眼于描写客观景物,后者则往往能体现出诗人的才思和胸怀。本诗首联、颔联着意于“眼前景”,接着在颈联引出“意中景”,衔接自然又充满了新奇的想象。晚清大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联想到全诗在写景的过程中夹杂的暗示性的话语,也可以看出诗人的情思。尾联两句是经过前三联的表述后自然落笔的,笔意潇洒,风流蕴藉。崔颢的传世诗作大都严守格律,然而本诗却打破了律诗起、承、转、合的传统规范,别具一格。前三联层次分明、着意写景,尾联上句则笔锋陡转,然后末句以反问的句法收尾,点明本诗“何如学长生”的主旨。

崔颢两次进京,都在天宝年间,本诗劝人“学长生”,大概与当时尊奉道教、供养方士的社会风气有关。其实,诗人此次路过华阴,也与其他行客一样,都是要进京求仕,但他一见华山的高峻,联想到出尘脱俗的闲适自得,又想到自己为了名誉仕途终日奔波,难免感慨万千,因此在此劝喻旁人。纵观全诗,诗人将神灵古迹与山河胜景融于一炉,使得诗歌气势雄浑、意蕴深远,清人方东树曾评道:“写景有兴象,故妙。”可说是至为精当。

《行经华阴》原文翻译赏析-崔颢-七言律诗-唐诗三百首

行经华阴作者简介

崔颢(约704—754)

籍贯:汴州(今河南开封)

作品风格:气格奇骏,声调优美

诗人小传:

崔颢(hào)(约704年~754年),汴州(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唐代著名诗人。他是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年)的进士,天宝中曾担任尚书司勋员外郎。《旧唐书·文苑传》将其与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论,但他宦海浮沉,终不得志。崔颢少年时代为诗,其意浮艳,多陷轻薄,后来经历过边塞生活,风格为之一变,凛然慷慨,磅礴大气。他诗名很盛,但事迹不显,所存也仅《全唐诗》所录一卷四十二首作品而已。

唐诗常识

与五言律句相同,七言律句也只有平起仄收、平起平收、仄起仄收、仄起平收四种基本句式。基本上,五言若平起,则在前加“仄仄”,就变成了七言句式,有“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两种;五言若仄起,则在前加“平平”,就变成了七言句式,有“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两种。所以刨去首句入韵的问题,全篇也只有平起、仄起两种格式,比如这首《行经华阴》就是首句入韵的平起式的变格。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