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中的夜郎在哪里?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2-16 15:20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中的“夜郎”在哪里?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出自唐代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全诗如下: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中的夜郎在哪里?

夜郎在这里指湖南的夜郎(在今新晃侗族自治县境)。李白当时在东南,所以写“随风直到夜郎西”。

在李白结交的诗人中,王昌龄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位。王昌龄字少伯,生于圣历元年(698),比李白大三岁。

王昌龄一生在官场的职位都不高,但是他的才华和名气却很大。他少年时像众多清贫家庭的子弟一样一边读书,一边多方奔走以求仕途。三十岁时,他进士及第,任秘书省校书郎;三十四岁任河南汜水县尉;四十一岁被贬岭南,四十三岁任江宁丞;五十一岁被贬为龙标尉,世称“王龙标”。

由于现实生活不得志,王昌龄的浪漫情怀隐而不发,他的诗也大多表现在险恶的生存环境中的挣扎抵抗,也有几分无奈和世事沧桑,自谓“久于贫贱,是以多知危苦之事”。

开元二十八年(740),王昌龄游襄阳,拜访了著名诗人孟浩然。当时孟浩然患病快痊愈了,两人见面后非常高兴,孟浩然由于吃了些许海鲜而痈疽复发,竟因此病故。王昌龄因此非常伤心。

在回去的路上,他在巴陵意外地遇见了李白,当时李白正在被流放夜郎的途中。他俩一见如故,在江边的小船上,一边泛舟一边饮酒,谈古论今,好不畅快。

临别时,王昌龄写了一首《巴陵送李十二》送给李白:“摇曳巴陵洲渚分,清江传语便风闻。山长不见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

李白对王昌龄的友情也念念不忘。后来听说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特地写了这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给王昌龄,予以安慰。

这首短短的诗,感情的分量却相当重。它一开头便选取了两种富有地方特征的事物杨花和子规(杜鹃的别名),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哀伤愁苦的气氛。而此时诗人又听到了好友被远谪的消息,心情更加沉重。

接下来,李白写到“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意思是,我把我忧愁的心绪寄托给明月,希望它能随着风一直陪您到夜郎以西。王昌龄贬官前为江宁丞,去龙标是由江宁溯江而上,远在扬州、行止不定的李白自然无法与老友当面话别,只好将一片深情托付给千里明月,向老友遥寄思念之情了。

这两句话既有对老友王昌龄遭遇的深刻忧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