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舍清明日,家家出火迟说的是哪一个节日的习俗?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2-16 15:06

“田舍清明日,家家出火迟”说的是哪一个节日的习俗?

“田舍清明日,家家出火迟”出自王建的《寒食》。全诗如下:

田舍清明日,家家出火迟。

白衫眠古巷,红索搭高枝。

纱带生难结,铜钗重欲垂。

斩新衣踏尽,还似去年时。

田舍清明日,家家出火迟说的是哪一个节日的习俗?

“田舍清明日,家家出火迟”说的是寒食节。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古代在清明节前一二日,后来直接与清明节并为一日,所以,寒食节即为清明节,清明节又称寒食节。

在这一日,禁烟火,只吃冷食,所以叫作“寒食节”。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卵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

相传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晋国的介子推(又名介之推)。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灾祸,流亡出走。

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都各奔东西,离他而去。最后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臣子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就是介子推。

有一次,重耳好几天没吃东西,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当了君主,成了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

可是,晋文公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都不来。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大门却紧紧关闭着。介子推不愿见晋文公,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市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寻,可是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一起介子推就会自己走出来。

然而大火烧了三天三夜,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晋文公和随从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对着介子推的尸体号啕大哭,悲痛欲绝,这时他发现介子推的后背堵着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像有什么东西。他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名为“介山”并在山上建立祠堂,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寒食节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历经各个朝代延续至今。尽管在东汉周举、三国曹操、北魏孝文帝等一度禁断,但又不断兴起,寒食习俗被保留了下来。

寒食节所蕴含的介子推的无私精神,包括忠君爱国、清明廉洁、功不言禄,对当今社会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