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苏轼写给谁的?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2-16 13:06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苏轼写给谁的?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全词如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苏轼写给谁的?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苏轼写给他弟弟苏辙的。这首词于北宋熙宁九年(1076)中秋苏轼在密州时所作,表达了苏轼对苏辙的无限怀念。

词前的小序交代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政见不同,被几度贬谪,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相聚。

北宋熙宁七年(1074),苏轼被调至密州当差,但仍没有和苏辙相聚。北宋熙宁九年(1076)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苏轼与弟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见。此刻,苏轼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趁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和苏辙二人从小在一起读书,苏辙小时候就向其兄苏轼学习,在写作上也尽量学习其兄,文风亦颇见相似之处。

长大后,苏轼与苏辙是同科进士,同年步入仕途。两人的政治思想大致相同,在变法斗争中共同进退。苏轼文人气十足、个性鲜明、不拘小节;苏辙则与他形成明显的反差,性格沉稳内敛,人情世故高苏轼一筹,常常给予兄长忠告,所以他的仕途相对平坦一些。

北宋嘉祐六年(1061)苏轼任凤翔府判官,苏辙将他送至郑州。这是兄弟俩第一次分别。苏辙登上高处,眺望着哥哥的身影随山坡的起伏而忽隐忽现,顿时生出伤感的情绪。

后来“乌台诗案”爆发,朝中的一些人指控苏轼写诗文讪谤朝政、反对新法、指斥皇帝,欲置苏轼于死地。

苏轼下狱后生死未卜,突然有一天,他以为自己将死于牢狱,遂写下了“与君世世为兄弟,再结来生未了因”的诗句给苏辙。

当时苏辙任南京判官,为营救苏轼,他表示愿意用自己的官爵赎兄之罪,不求减他的罪,只求他能免于一死。

最终,苏轼免罪,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辙因苏轼之罪连坐,谪任筠州(今四川筠连县)盐酒税监,五年不得调任。

苏轼到黄州后不久,苏辙也南贬赴江西高安,路过黄州探望兄长。苏轼写了《晓至巴河口迎子由》,回忆去年在牢狱苦不堪言的境况,并想在黄州买林置产,在这里终老。

在黄州与筠州的四年间,苏氏两兄弟诗文往来不断,这期间也是他们佳作的高产期。苏辙在筠州因为喝酒过度犯了肺病,苏轼写诗相劝,让他注意身体好好保养,并告诉了他一个治喘的偏方,劝诫苏辙少饮酒。

听说苏辙在筠州与官长不和,恐怕要被革官,苏轼写诗劝苏辙不必太委屈自己,实在不行就辞官来黄州,兄弟俩一起再种田耕地。苏氏兄弟在艰难的时局中不断地相互支持与勉励。

四年后,苏氏兄弟二人的仕途迎来了转机,纷纷在朝廷中担任要职。但后来新党执政,苏氏兄弟又开始了贬谪生涯。北宋绍圣四年(1097),苏轼被贬谪于海南儋州,苏辙被贬谪于广东雷州。农历五月十一日,兄弟二人相遇于广西藤州,苏辙送苏轼出海,六月十一日诀别于海滨。

这是苏氏兄弟的最后一次面别。其后直至苏轼病卒于常州,他和苏辙再无缘相见,“子瞻(苏轼的字)卒前亦以不见子由为大憾”。后来,苏辙离世后,葬在其兄苏轼的墓旁。

整首词以月起兴,以诗人与其弟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哲理性的追寻中,反映了作者复杂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现出作者豁达乐观的精神。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