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折桂令》(二首其一)原文赏析-清代许光治散曲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17 15:39

【双调·折桂令】(二首其一)作品原文

【双调·折桂令】(二首其一)

许光治

芭蕉绿上窗纱,日日梅风,落尽馀花。

且门锁葳蕤,阑开绿曲,帘卷丫叉。

深碧垂杨乳鸦,丛青芳草鸣蛙。

又换韶华,煮茧香中,处处缫车。

《双调·折桂令》(二首其一)原文赏析-清代许光治散曲

【双调·折桂令】(二首其一)作品赏析

这支曲描绘的是一幅春末夏初的风景画。

初夏梅子黄时的雨和风,使春花红蕊纷纷落尽,所以,整幅画面以绿色为基调。眼前的窗是绿的:“芭蕉绿上窗纱”的“绿”字,把芭蕉叶掩映下的窗纱仿佛都被染绿了一景准确勾勒出来,而其中的“上”字,又把这一景写活了,令人觉得这种“绿”在阳光和清风地推动下,还在不断地浸润、蔓延。窗外院子里是绿的:深闭的院门内野草灌木,欣欣向荣、急遽扩张,院内植物更是组成了绿肥红瘦的主题旋律,树上的嫩绿枝丫甚至探进了门窗。院子外的世界是绿的:乳鸦在深碧垂杨中振翅,青蛙在绿色荷塘中鸣叫,环境清新而静谧。在这一组句子,作者从眼前的纱窗下笔,写无边的大自然,眼光渐行渐远,将春去夏来大自然的强大生命力表现得淋漓尽致。曲之末尾,作者笔锋突然一转,推出一组蚕农的劳作画面:夏初的村庄,烧水煮茧,时断时续的阵阵飘香;剥茧抽丝,骨碌转动的处处缫车,热闹而喧腾。

作品的自然景物刻画与蚕农劳作情景的描写分开来看没有多少必然联系,但作者以“又换韶华”作为连接,将繁忙的农活置于秀美的田园风光之中,让两幅画面融为一体,达到再现江南农家世外桃源般的美丽生活,自然流露作者对田园风光的深深眷念的双重目的。

江南的乡村每一个时节都有它不同的美景,这支曲描写的画面,有声有色,声色俱美;有动有静,动静相生,自有其趣。

(王晨)

《双调·折桂令》(二首其一)原文赏析-清代许光治散曲

【双调·折桂令】(二首其一)作者简介

许光治(1811—1855),字龙华,号羹梅,别号穗嫣,浙江海宁人。廪贡生,弱冠后以授徒为生,又旁涉诸艺事,书、画、音乐、篆刻,乃至医药,无不通晓。著有《红香馆集》《声画诗》《放吟》《江山风月谱》(内涵词、散曲各1卷)。

《双调·折桂令》(二首其一)原文赏析-清代许光治散曲

更多许光治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