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出处意思赏析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06 11:05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出自晋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之十,诗词原文是: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作品原文】

《读山海经十三首》之十

晋陶渊明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出处意思赏析

【译文注释】

〖译文〗

精卫口含小小的木块,将要填平深深的大海。刑天失败仍挥舞盾斧,刚毅的精神始终存在。 同样是生灵不存余哀,化成了异物并无悔改。徒然胸怀昔日的雄心,美好的时刻怎可期待!

〖注释〗

《读山海经》共十三首,成一组,本诗是第十首。《山海经》共十八卷,内容多是记述古代海内外山川异物和神话传说。

精卫:古代神话中鸟名。据《山海经·北山经》及《述异记》卷上记载,古代炎帝有女名女娲,因游东海淹死,灵魂化为鸟,经常衔木石去填东海。衔:用嘴含。微木:细木。

刑天:神话人物,因和天帝争权,失败后被砍去了头,埋在常羊山,但他不甘屈服,以两乳为目,以肚脐当嘴,仍然挥舞着盾牌和板斧。(《山海经·海外西经》)

同物:女娲既然淹死而化为鸟,就和其它的的相同,即使再死也不过从鸟化为另一种物,所以没有什么忧虑。

化去:刑天已被杀死,化为异物,但他对以往和天帝争神之事并不悔恨。

徒:徒然、白白地。在昔心:过去的壮志雄心。

良辰:实现壮志的好日子。讵:岂。这两句是说精卫和刑天徒然存在昔日的猛志,但实现他们理想的好日子岂是能等待得到!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出处意思赏析

【赏析】

〖赏析〗

诗人通过赞颂精卫和刑天身死而战斗不止的百折不挠、顽强斗争的精神,表现自己对强权和暴政的激烈反抗意识,以及对实现抗暴愿望的期待。《读山海经》诗共十三首,这里仅选此一首。

本篇通过《山海经》中有关精卫和刑天的神话故事,以“金刚怒目”式的特有风格,表现自己誓死抗争的决心,有异于他的大多数作品。

你看,女娃虽溺死东海,但化为精卫鸟,衔木石以填海;刑天因为和天帝争神位,虽然被砍去头颅,仍然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舞起盾牌和大斧坚持斗争,死不停息,这种以弱对强、永不停息的复仇精神,自始至终显示了剑拔弩张的斗争风格。

本篇在写作上,语言凝练,形象挺拔。文中在描绘精卫和刑天时,用了其中的“衔微木”、“填沧海”和“舞干戚”这些短语,集中反映了他们死而不息的抗争精神,说明精卫和刑天形弱而实强的力量,如果都能持这种精神,就会使统治者惧而生畏。接着,在末句用了“良辰讵可待”,几乎是直言不讳地召唤人们奋起抗争,这种鼓动性的号召直白无隐,对社会底层具有一定的号召力。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出处意思赏析

更多晋陶渊明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