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江白日樵渔路,日暮归来雨满衣"出处意思赏析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03 12:38

沧江白日樵渔路,日暮归来雨满衣。出自唐代李商隐的《访隐者不遇成二绝》,诗词原文是:“秋水悠悠浸墅扉,梦中来数觉来稀。玄去尽叶黄落,一树冬青人未归。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沧江白日樵渔路,日暮归来雨满衣。

【作品原文】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

李商隐

秋水悠悠浸墅扉,梦中来数觉来稀。

玄蝉去尽叶黄落,一树冬青人未归。

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

沧江白日樵渔路,日暮归来雨满衣。

"沧江白日樵渔路,日暮归来雨满衣"出处意思赏析

【译文注释】

根本不需要到城郭去寻找,因为那里认识他的人很少;在那猿猴哀啼的地方,他那所茅舍柴扉紧闭。

白天他去砍柴打渔,傍晚沿着沧江边的小路归来时,雨水早已淋满了蓑衣。

注释

①墅扉:别墅的门户。墅,全诗校:“一作野。”

②去:全诗校:“一作脱。”

③冬青:女贞树别种,经霜不凋。

"沧江白日樵渔路,日暮归来雨满衣"出处意思赏析

【赏析】

这首不是一首律诗,而是两首绝句。之所以摆在一起,是因为笔者不舍得漏掉其中任何一首。

寻访隐者不遇,在这样一个秋天里,愁绪丛生,作者对于这样的“憾事”是非常在意的。中间有“梦”,“白日”“日暮”等字眼,说明作者有一直在等,等着与隐者见面。所以,找寻的不易,不遇的滋味,等待的惆怅糅合在一起,让人读来也颇有失落之感。

“秋水悠悠浸墅扉”先勾画出隐者居处的外围环境。“悠悠”,漫长悠远。墅,别墅,又叫别业、别壄,指在本宅之外另建的园林住宅,这里指隐者的居处。扉,门。首句点出过访的时节是秋季,秋水浸扉显示出隐者居处环境之清幽、人迹之罕至,也侧面映出隐者的超尘脱俗,与杜甫《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相仿佛。次句“梦中来数觉来稀”。数,屡次、多次。觉,醒。稀,依稀,模糊。句谓这个地方在梦中来过很多次,但醒来后却印象模糊。一者写出诗人对隐者向往之深:梦中已来过多次。二者写出诗人与隐者意趣之投合:初次看到隐者居处的景象竟似曾相识。三者写出终于一睹真容的欣喜:梦中虽多次见到,但醒来后却模糊不清,现在终于可以真切地观览触摸了。笔法极其委婉精细。三、四两句着重描写隐者居处的院内之景:玄蝉声尽叶黄落,一树冬青人未归。玄蝉:黑色的知了,指秋蝉,寒蝉。这两句描写也极富韵味。一者“人未归”点出题意“不遇”。二者“蝉尽叶黄”照应首句“秋水”,进一步渲染隐者居处的幽僻冷寂,远离尘俗。三者见出景物有情:主人离去已很久(蝉尽叶落有似今天网络流行语“我等得花都谢了”),而一树冬青依然苦苦守候,等待主人归来。四者冬青也隐隐象征了隐者的高节,而蝉尽叶黄正好构成对冬青的反衬。五者玄蝉、叶黄、冬青与首句的白水,巧妙点染色彩,构成一幅空寂凄冷的图画。这一首只有第二句是写向往之情,其余都是描写隐者居处的景象,意蕴却丰富隽永。

第二首。如果说第一首侧重写景,第二首则侧重写人,但又主要通过景物来烘托。首句“城郭休过识者稀”。休,不。《后汉书·庞公传》:“庞公者,南郡襄阳人也,居岘山之南,未尝入城府。”此句用汉代著名隐者庞公类比所访隐者,说他不入城府,认识他的人很少,突出了隐者绝意仕进、栖隐山林的心志,与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饮酒》)、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寻陆鸿渐不遇》)同一机杼。次句“哀猿啼处有柴扉”点出隐者居处在猿猴出没的山林中,与第一首相映照,补足首句之意;同时“柴扉”与第一首“墅扉”相照应,说明其居处的简陋。后两句“沧江白石渔樵路,日暮归来雨满衣”是想象隐者日暮归来情景。“沧江白石”既暗示其隐者身份,又象征其品节清白。《楚辞·渔父》中渔父曾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后世遂以“沧浪”“沧江”“沧洲”等指称隐者居处。“渔樵”是说隐者过着渔钓樵采的生活。“日暮归来”写其归来之晚,侧面表现出隐者生活的自由洒脱,性情的散淡疏放。与皎然《寻陆鸿渐不遇》“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异曲同工。此句中最能体现李诗特色处是“雨满衣”。这两首绝句前文都没有提到下雨,何来“雨满衣”呢?原来这是对隐者飘逸潇洒的世外生活、出尘脱俗的高洁志趣的曲折反映。古人常以入处云中表现隐者的高远出尘。如李白《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赠孟浩然》:“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贾岛《寻隐者不遇》:“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隐者满衣之雨所从何来?正是入云深处所留也。王维《山中》:“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张旭《山中留客》:“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此句妙在只点出“归来雨满衣”,而把山中景色之奇丽、陶然忘归之意兴、飘逸出尘之心性等等都隐于背后,留给读者去想像,真正是言有尽而意无穷。

"沧江白日樵渔路,日暮归来雨满衣"出处意思赏析

【作者李商隐简介】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汉族人,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进士,当过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

李商隐由于被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清乾隆五十四年《怀庆府志》记载,李商隐死后葬于祖籍怀州雍店(今沁阳山王庄镇)之东原的清化北山下。

唐代诗人,晚唐乃至整个唐代,李商隐是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作者。李商隐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更多李商隐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