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临夜冷于秋"出处意思赏析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3-22 17:07

东风临夜冷于秋出自吴文英《浣溪沙》,诗词原文是:门隔花深梦旧游,夕阳无语燕归愁。玉纤香动小帘钩。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东风临夜冷于秋

【作品原文】

《浣溪沙》

吴文英

门隔花深梦旧游,夕阳无语燕归愁。玉纤香动小帘钩。

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东风临夜冷于秋。

"东风临夜冷于秋"出处意思赏析

【译文注释】

〖译文1〗

梦里我又来到门隔花丛的庭院,夕阳默默西落归燕也在发愁,芳馨的纤指摘下了小小帘钩。

柳絮无声坠落是春归滴泪,浮云投下暗影月亮含着羞容,东风凄紧春夜寒冷赛过深秋。

〖译文2〗

我的梦魂总是在旧梦中寻游,梦境中我又来到当年的庭院,深深的花丛把院门遮掩住了。斜阳默默无言地渐渐向西边沉下去,归来的燕子也沉默无言,仿佛带着万般忧愁。一股幽香浮动,她那双带有香味的白皙的纤纤玉指,轻轻地拉开了小小的幕帘。悠悠的柳絮无声坠落,那是老天爷为人世间的生离死别滴下的行行热泪。月光被浮云轻轻地遮掩住,那是因为含羞而挡住了泪眼,料峭的春风吹拂脸面,凄凉冷清的势头简直就像秋天一样。

〖译文3〗

房门遮掩,花径幽深,在梦里我又来到以前来过的地方,夕阳下双燕归来默默无语似含愁。孤寂的玉人用纤纤素手放下门帘。

柳絮飘落无声息,春天也伤心垂泪。月亮含羞地躲进浮云的身影里。夜晚的春风比萧瑟的秋风还要凄冷。

〖译文4〗

那道门隔着深深的花丛,我的梦魂总是在旧梦中寻游,夕阳默默无语地渐渐西下,归来的燕子仿佛带着忧愁,一股幽香浮动,她那纤纤玉指扯起了小小的帘钩。

坠落的柳絮静静无声,春天的泪滴在飘零,浮云投下了暗影,明月含着羞容,东风降临此夜,竟觉得比秋风还冷!

〖注释〗

门隔花深:门户被高高的花丛掩盖了。

玉纤:纤纤玉手。

小帘钩:指女子用手摘下帘钩,放下帘子。

临夜:夜间来临时。

"东风临夜冷于秋"出处意思赏析

【赏析】

〖赏析1〗

这是一首怀人感梦之作。所怀之人是词人深深爱恋而后别去的心上人,所感之梦是梦到心上人的故居而未见其人。思之深故形之于梦,不写昔日旧游情景,而写梦之幽思遐想,可见思念之深切。

上阕叙写梦回旧游之处:

“门隔花深梦旧游,夕阳无语燕归愁。”梦境中我又来到了当年那座深深的庭院,花丛蓊蓊郁郁地把院门都遮掩住了。斜阳一声不响地渐渐向西边落了下去,归来的燕子也沉默无语,仿佛心中有诉说不尽的烦忧。

“玉纤香动小帘钩。”一阵暗香浮动,她那双白皙的纤纤玉手,轻轻地拉开了小小的帘幕。

下阕抒写月夜怀人之情:

“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悠悠的柳絮悄悄飘零,那是春天为生离死别的人偷偷洒下的滴滴热泪。浮云轻轻地遮掩住了月光,那是因为明月也知道悲伤,也懂得含羞。

“东风临夜冷於秋。”此般心绪,此般梦境,尽管这临夜的东风吹来,也完全感觉不到一丝的春意,凄清寂寞的春天简直比萧瑟凄凉的秋天还萧瑟凄凉了。

这是首怀人感梦之词,结句“东风临夜冷於秋”,借自然景色抒写内心感受,古人有暖然如春、凄然如秋的话,词人因离愁的沉重,他的主观感觉却颠倒了过来,“情余言外,含蓄不尽”(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语极警策,情味弥深。

〖赏析2〗

这是一首由梦境而发的词。词人借梦境中的见闻书写真实的怀人情思,构思新颖,别具一格。

词的上片主要记梦。起句“门隔花深梦旧游”即点明这是梦境,梦境中词人看到花丛深处的门若隐若现,却终不得其踪。时值斜照在庭,词人又看到了充满愁思的归燕,这从侧面反映了词人此刻正愁思满腹。至于是何愁思,词人在“玉纤”句中暗示是离别之情。伊人纤手开帘,二人相偕出户,彼此留恋,不忍分离。词人梦境中的情景都如此惨淡,可见词人离别愁怨之深。

下片写词人月夜抒怀。“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是千古佳句,柳絮飘飞似低泣,云遮月儿似含羞,词人用比兴手法,将人的情感赋予“柳絮”、“春”、“行云”和“月”,更深层次地刻画了人的离别悲感。以“春”和“月”喻人,不说人落泪,而说飘落的柳絮是受感动的苍天在落泪,人之落泪自然尽在不言中。“月含羞”实拟人之含悲,暗自滴泪。把人的感情完全移入自然界,造成人化的自然。自然的“堕泪”、“含羞”正表现了人的离别悲伤的深度。词人把人间的离愁别恨幻化成情天恨海,形成深广而迷离的至高至美的艺术境界,从而引起读者的遐思,确实是妙笔生花。“东风”句则进一步以秋夜之冷渲染离别之凄凉。如此心情,如此环境,词人自然完全感觉不到一丝春意,所以临夜的东风吹来,比萧瑟凄冷的秋天还萧瑟凄冷。这既是当日离别时的情景,也是梦中的情景,而且还是今日梦醒时的情景。古人有“暖然如春、凄然如秋”的说法,词人因离愁沉重,主观感觉也倒转过来,语极警策。

全词虚实相间,情景交融。比兴手法的运用有锦上添花之功效,不仅使全词在意境上更显辽阔,还增添了无限情味。

"东风临夜冷于秋"出处意思赏析

更多吴文英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