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野《登原州城呈张贲从事》异乡何处最牵愁赏析-宋代关于肠断离愁的古诗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15 08:22

登原州城呈张贲从事原文

登原州城呈张贲从事

魏野

异乡何处最牵愁,独上边城城上楼。

日暮北来惟有雁,地寒西去更无州。

数声塞角高还咽,一派泾河冻不流。

君作贫官我为客,此中离恨共难收。

魏野《登原州城呈张贲从事》异乡何处最牵愁赏析-宋代关于肠断离愁的古诗

登原州城呈张贲从事赏析

“独在异乡”之日当为忧愁之时,而“独上边城”之处则为悲愁之处。本诗首联即直接引出主线,使得读者颇感“愁意”扑面而来。颔、颈两联从方位(北来、西去、高声、低水)、声音(飞雁、角声)、时间(日暮)、感觉(地寒、声咽)等角度,立体地渲染出一个“万物因我皆哀愁”的背景氛围,凝重而悲伤。“冻不流”三字所表现的,除了泾河之外,似乎还应该有作者欲哭还无泪、欲诉更无人的心底之愁。最后逼出尾联,将“君”与“我”相提并论,不仅照应了诗题之“呈”,而且找到了一个可以“感同身受”的知音。

本诗首句“牵”出“愁”丝,尾句“收”之“离恨”,是诗人情绪在感觉程度上的由浅至深、由轻渐重,章法俨然,堪称佳作。

魏野《登原州城呈张贲从事》异乡何处最牵愁赏析-宋代关于肠断离愁的古诗

登原州城呈张贲从事作者简介

魏野

魏野 (约960~1019年),字仲先,号草堂居士,宋代陕县(今崖底乡三里桥村)人,世代务农,喜欢吟咏诗篇,不追求闻名显贵。居住在陕州城东郊,依土崖凿洞,名曰"乐天洞",洞前盖有草房,名曰"草堂",自植竹树,凿土引泉,将居所周围环境布置得景趣幽绝。农闲时节,在草房弹琴咏诗,接佳宾,待远客,饮酒欢娱。前任后继的郡守州官,虽然是武臣旧相,对魏野皆以礼遇。中书侍郎兼工部尚书寇准被罢京官后,谪陕州任知州时,亲涉草堂造访魏野。魏野接待来宾不分贵贱,均着纱白衣帽相见,过客居士往来,留宿夜话达旦。魏野行为简淡,出门骑白驴。

魏野的诗作,有-风格,多有警句,格调清新,多为田园之作。尤其是描写陕州自然风光,引人人胜,清逸飘然,无市侩气,著有《草堂集》十卷。北宋真宗大中样符元年(1008年),契丹国使者到宋朝求取《草堂集》下帙,以求配全,宋真宗批准赠与。四年(1011年),真宗临汾阴(今山西省汾阳县境),令陕县令王希招魏野相见,魏野婉辞。真宗诏令州县长吏常加存抚,又遣使绘其所居观之,次年又遣内侍存问。天禧三年(1019年)十二月,魏野无疾而终,陕州上奏朝廷。次年正月,真宗下诏,旌表魏野崇信儒士本色,刻意篇章,词格之清新,为士流所推许,而且能丰厚古之德行,仰慕隐居清淡之风,特赠秘书省著作郎。

更多魏野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