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归田赋》原文鉴赏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3-04 10:35

《归田赋》作品原文

《归田赋》

〔东汉〕张衡

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感蔡子之慷慨,从唐生以决疑。谅天道之微昧,追渔父以同嬉;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

于是仲春令月,时和气清,原隰郁茂,百草滋荣。王雎鼓翼,仓庚哀鸣;交颈颉颃,关关嘤嘤。于焉逍遥,聊以娱情。

尔乃龙吟方泽,虎啸山丘。仰飞纤缴,俯钓长流;触矢而毙,贪饵吞钩;落云间之逸禽,悬渊沉之鯋鰡。

于时曜灵俄景,系以望舒。极般游之至乐,虽日夕而忘劬;感老氏之遗诫,将回驾乎蓬庐。弹五弦之妙指,咏周孔之图书;挥翰墨以奋藻,陈三皇之轨模。苟纵心于物外,安知荣辱之所如?

--《文选》

注释:

都邑:都城。这里指东汉都城洛阳。 明略:高明的韬略。佐时:辅佐时政。 临川羡鱼:比喻空有愿望而无法付诸实践。典出《淮南子·说林训》:“临河羡鱼,不如归家织网。” 河清:喻政治清明的太平盛世。古代传说,圣人出则黄河清。未期:不可预期。 蔡子:蔡泽,战国时燕国的辩士,曾为秦相。 唐生:唐举,战国时魏国的相士。蔡泽周游列国,长期不见任用,就请唐举为他看相,预测将来的命运,后果然应验。 天道:自然的规律,古人认为它是支配人类命运的天神意志。 渔父:一位隐居江湖的人,曾劝屈原不必为理想难以实现而忧伤憔悴,只管和光同尘,在江湖之间自得其乐。 原:平原。隰(xí):低平之地。 王雎(jū):鸟名,即鱼鹰。仓庚:鸟名,即黄鹂。哀鸣:婉转啼鸣,这里的“哀”字用来形容声音优美动人。古人评赏声音,每以悲哀等词来形容动听。 “龙吟”二句:方泽,大泽。这二句意思是:自己就像龙之在泽、虎之在山那样,在田园中优游不迫,吟啸自得。 “纤缴(zhuó)”二句:纤缴,系在箭上的细丝绳,用以收回射出的箭。这里代指箭。 “触矢”二句:意为鸟不高飞则中箭,鱼若贪饵必上钩。这里含自戒之意。 鯋鰡(shā liú):一种小鱼,常伏在水底沙上。 曜灵:太阳。俄景:日影偏斜,指天色将暮。 系以:继之以。望舒:神话中给月亮驾车之神,这里即指月亮。 般(pán)游:游乐。般,乐。 老氏:即老子。遗诫:遗留下来的警戒之言。这里指老子《道德经》第十二章“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的话。 五弦:五弦琴,据说是舜创制。指,同“旨”。 周孔:周公、孔子。周公姓姬名旦,是西周初期政治家。孔子名丘,春秋时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两人在这里被看作是圣贤的典范。 三皇:传说中三个远古的皇帝,一般指伏羲、神农、黄帝。轨模:法度。三皇轨模实际上寄寓了作者所追求的世界太平、人民安乐的政治理想。 物外:世俗是非得失之外。

张衡《归田赋》原文鉴赏

《归田赋》作品赏析

在东汉安帝、顺帝时担任过中央和地方要职的张衡,晚年对于当时宦官专权、朝政腐败的现实,已由愤慨转而感到厌倦。虽然他曾多次上书揭露弊端,申明正道,但心头总是笼罩着遭谗被祸的阴影。所以,他在赋中抒发了“归田”的愿望,即远离污浊险恶的官场,在大自然明丽幽静的怀抱中实现生命的价值。但张衡一生实际上并未能真正归隐,他把归隐的生活想象与描述得十分优雅闲适,其实是表明自己高洁的志趣。所以,《文选》选录时,把这篇赋归入“志”类。

张衡慨叹政治清明时代的难以预期,正如黄河水清那样希望渺茫。赋一开始就笼罩着个人与社会政治生活无法相容的气氛。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曾致使多少志士仁人为之愤慨悲叹!旧题为屈原所作的《渔父》中,塑造了一位带有浓重道家思想色彩的“渔父”形象,他劝诱屈原“与世推移”,随遇而安,试图在心灵上泯灭这种冲突和矛盾。张衡在赋中表白:“谅天道之微昧,追渔父以同嬉”。说明其主题倾向是受到“渔父”为代表的高蹈避世思想的影响的。对“世事”的失望乃至摆脱,使他的视野发生转向,从而发现了一个清新的世界,这世界充满大自然的欣欣生意。这种富有诗意的画面,是与他体验到的新鲜的生命意蕴和情感节奏相符合的。

当然,从张衡笔下的“归田”生活中,仍可看出他并没有彻底被“与世推移”的思想所同化。对现实的失望没有使他堕入玩世不恭或颓唐任诞的情绪之中。在非同一般的自律意识支配下,他“弹五弦之妙指,咏周、孔之图书;挥翰墨以奋藻,陈三皇之轨模”,仍然不能忘怀于对理想的政治模式的探究。这里透露出他对社会、对民生的难以消磨的一份关心。所以,对个人情志的反省,最终的归趣就指向“苛纵心于物外,安知荣辱之所如”,即力求达到一种道德情操极高的心灵自由的境界。如果说,“纵心于物外”主要来源于道家思想的影响,那么,对于个人“荣辱”的认识则不能不说得力于儒家先贤的道德熏陶。儒家对社会、对个人采取的是积极进取的态度,讲究进德修业,而作为其道德观的一部分,还要求能做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可见孔子对个人的荣辱有超脱的看法。从张衡的思想境界中,不难看出是糅含了道家和儒家思想的成份的。

作为抒情短赋的杰作,这篇作品中所开创出来的境界,在赋史上也是极其值得重视的。尽管对田园生活没有更为惟妙惟肖的描摹,但毕竟开拓了赋的视野,标志着东汉末年赋的创作从外向经营的逞辞大赋转向回归内心的抒情短章的演进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