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岭水》古诗赏析-周朴作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3-01 06:24

董岭水原文

董岭水

周朴

湖州安吉县,门与白云齐。禹力不到处,河声流向西。

去衙山色远,近水月光低。中有高人在,沙中曳杖藜。

【作者】

*周朴(?—879?),字见素,唐睦州桐庐(今浙江桐庐)人。唐末避乱福州,寄食乌石山僧寺。僖宗乾符六年(879)黄巢邀其入伍不从,被杀。《全唐诗》存诗1卷。

《董岭水》古诗赏析-周朴作品

董岭水赏析

周朴是唐末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隐居不仕,以刻苦作诗取重当时。《董岭水》是他的得意之作。董岭为湖州安吉县(今浙江安吉县北)众山之一,因山势围合,其下河水向西奔流。全诗紧扣题面,首联点出董岭水所在地望,次联写水势流向的特点,转而于颈联淡淡描写山水景色,尾联则以岸边隐者作挽结。语言浅显,若不经意。然而它又经得起反复咀嚼,有味外味。

“湖州安吉县,门与白云齐”,未写董岭水前,先交代州县。在律诗中这是一种最朴质无华的起法,却博得读者的好感。“安吉”这县名,先给人几分和平如意的感觉。而紧接其后的这个“门”,应当是指城门(县城依山傍水),这一点联及五句的“去衙”两字,就更明确无疑。然而,“门与白云齐”,又让人感到像是隐者或寺庙的山门。自从梁代陶弘景写出“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的名句,“白云”一向与“青云”(《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不意卿能自致于青云之上。”)对举,成为隐居不仕者的象征。城门而“与白云齐”,则读来十分新鲜,乃未经人道过语。言下意味着县政的廉洁清静,县令的亦仕亦隐,民间则没有争端,达到百姓“不见县门身即乐”(王建)的境界。诗人就这样轻灵地表达了对当地行政风俗的由衷赞美。

“禹力不到处,河声流向西”,二句正写董岭水,同时又紧承上意,对水文作了有意味的描绘和解释。水东流是神州大地普遍的水文现象,而西流水则是这里山势环绕所致的特殊水文现象。诗人联系现实,赋予这一现象以象征的意义。古有大禹治水的传说,“丰水东注,维禹之绩”(《诗经•大雅•文王有声》),意思是水东流乃禹之力。诗即反用其事,言董岭水的西流是“禹力不到”的结果。而禹是夏朝第一个帝王,联系前二句中安吉县那种淳朴和平的境况,这二句又似言皇帝老子管不到的地方,连河水也往西边流。这也就是《击壤歌》所谓“帝力于我何有哉”那个意思。意味于是倍加深厚。诗人在造句上也有推敲。无论是写江流有声,还是河水西流,分开来就平淡无奇,合成“河声流向西”的句子,则顿时精彩,有了一种“河水唱着歌儿奔向远方”的意趣。这里有自然美,也有对人事不落言诠的赞美。

“去衙山色远,近水月光低”,五、六两句分承前两联,“去衙”就“安吉县”而言,“近水”就“董岭水”而言,在更广的范围内写景。县门与岭水仍是中心,又阑入月光和山色。着色非常简淡,与风俗的简朴适相调和。月夜,近水处清光更多(月影在水故“低”),这种说法,似有寄意。“字人无异术,至论不如清”(唐杜荀鹤《送人宰吴县》),县政廉洁如水,则县民沐恩必多。这种寄意在诗中,如盐之在水,无迹可求,品味自知。

“中有高人在,沙中曳杖藜”,诗的结尾处出现了人,“高人”即幽人,本指隐者,这里也可活解为禀性淳朴如“羲皇上人”的人民。他可以是诗人自己,也可以是安吉县人;可以是单数,也可以是复数。一个“曳”字多少自在,与《庄子•秋水》“曳尾于途中”的“曳”字,具有同样的意趣。

诗中围绕“董岭水”展开的世界,宛在古人想象中的太初时代,一切是那样单纯美好。在唐末那样的时代,这只能是一种幻想或高度理想化了的现实。“周朴山林之癯,槁衣粝食”,“本无夺名竞利之心”(元辛文房《唐才子传》),而他向往的那个世外桃源,也是乱世人们较为普遍的憧憬。诗的表现形式很有特色,所有的自然意象:白云、西流水、山色、月光……都含有某种意味,动人至深,所以诗成当时已流播人口。据传周朴“自爱‘禹力不到处’二语。有一士跨驴而行,遇朴,佯诵‘河声流向东’,促驴行。朴直追数里,告之以‘流向西’,非‘东’也。当时传以为笑。”(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而故事的传播者在取笑的同时,就带有激赏,这也是显而易见的。

(周啸天)

【相关阅读】

更多周朴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