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赠山中隐士》原文赏析-周弘让古诗-南北朝诗歌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3-01 05:39

留赠山中隐士原文

留赠山中隐士

周弘让

行行访名岳,处处必留连。

遂至一岩里,灌木上参天。

忽见茅茨屋,暧暧有人烟。

一士开门出,一士呼我前。

相看不道姓,焉知隐与仙。

《留赠山中隐士》原文赏析-周弘让古诗-南北朝诗歌

留赠山中隐士赏析

生活里确实有一些莫逆于心、相看两不厌却又叫不出姓名的陌生人,对诗人便成为好题材。

这首诗的语言很浅近,一看就明白,情节也很简单,到过深山的人,也许碰到过,算不得什么“奇遇”。诗人逗留的时间,估计也不很长久,却把一刹那间,猝然相逢时的内心感受巧妙地表现出来。它是一个过程性的片段,却包含一种完满的而又不可捉摸的境界,使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诗中出现的只有两个人,但这两个人只是作为自然界的附丽与陪衬才出现,如同茅屋上的炊烟,稍纵即逝。在中国古代的山水诗里,人等于是自然界的一个小小单元,例如王维《山中》的“山路原无雨,空翠湿人衣”,诗中的人只是为了要使空翠实现它的愿望才出现的。

诗里没有用恬静之类的词眼,“但从灌木上参天”这一句,不难想见这时整个山林的深邃,由深邃又使人想到它的寂静。

诗人正沉浸在一片寂静中,忽然瞥见茅屋顶上绕浮着炊烟,可能快到傍晚了。接着,一个隐士开门而出。他是由于诗人先叩门,还是听到户外的脚步声来开门呢?诗里没有明说主动与被动的关系,也无此必要,但一种听觉的活动已经在向读者暗示。门开了,另一个隐士请诗人进去。这固然是写实,非虚构,却又使诗境为之一变。诗人进去没有呢?从诗题的“留赠”看来,当是进去的。进去以后又如何?读者无法知道,但两个隐士的语声、姿势和动作,读者却已经窥见了,并使我们从外部的真实中体会到内部的真实,这便是两个隐士的感情。显然,诗人自己也是带着喜悦的感情来写的。是的,凡是为我们喜悦的欣赏的对象,即使是素不相识,微不足道的事物,它必须是含有善意的而非对立的,令人厌惧的。人是只能接受善意的。

诗人游览了许多名岳,每到一处必使他留连,但最不能使他忘却的却是这一回,于是留下这首诗作为报答,让情感永远在陌生人心中交融着。

全诗以“相看不道姓,焉知隐与仙”结束,仙是虚的,隐是实的,周弘让本人也曾在茅山隐居过。这个结束,谈不上“常中求奇”,却有它良好的效果:它给予读者以小小的意外,在这里面还可领会到更深一层的情趣。

(金性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