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镜词》原文赏析-毛奇龄作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28 09:05

览镜词原文

览镜词

毛奇龄

渐觉铅华尽,谁怜憔悴新?与余同下泪,只有镜中人。

览镜词赏析

思妇题材早已是一个陈旧的题材,很难写出新意。毛奇龄的这首五绝通过“览镜”这一特定的情节来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就有些别致。“渐觉铅华尽,谁怜憔悴新”,表明女主人公不复妆扮,且处境孤独,其意略同于:“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诗经·卫风·伯兮》)但通过主人公对镜自伤的情景来表现,就有了一种顾影自怜的楚楚动人之感。“铅华尽”是因为不再化妆的缘故,故着“渐觉”二字。忧能伤人,使人憔悴。加之未施脂粉,更难掩饰。“谁怜”云云,则唯有自怜而已。此诗精彩处还在后二句,分明只是无一人耳,只是独自垂泪耳,却偏道:“与余同下泪,只有镜中人。”而那个“同下泪”的“镜中人”,乃是主人公的影子。这里当然寓有巧思,却也是对镜伤怀的人必然产生的一种心境,有其自然真挚者在。苏东坡《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与予同是识翁人,唯有西湖波底月。”只是强调识欧公者天下唯我一人而已,却偏拉入明月,便道得有味,与此诗构思措辞异曲同工。前人说,绝句贵取径深曲,或正意反说,总不直致。此诗即得个中三昧。

(周啸天)

【作者】

毛奇龄(1623-1673),字大可,号初晴,又以郡望称西河,浙江萧山人。早年参加过抗清活动,后归隐。康熙十八年(1679)应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以治经史之学著名,又长于诗。有《西河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