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原文翻译赏析-李清照作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27 04:07

渔家傲作品原文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渔家傲》原文翻译赏析-李清照作品

渔家傲注释译文

【注释】

云涛:海涛。

谩有:空有。

三山:指蓬莱、方丈、瀛洲,传说中神仙居住的海上三座仙山。

《渔家傲》原文翻译赏析-李清照作品

渔家傲赏析评点

【赏析1】

天人问答,文学中最富浪漫力量的想象。人在面对自然的时候,除了会感到无助与渺小,还会产生征服的欲望与勇气。这种勇气源于对现实的不满足,也是执着追求心中理想的外化。这种精神始自屈原,他用楚地诗篇大声询问苍天,并同时给自己铺设了一条上下求索的道路。屈原《天问》中的一百七十三个问题并没有得到回答,而他在《离骚》中构建的自我形象也没有正面回应天帝的问题,他只是在漫漫长路上前行,留给后人孤独凄凉但又坚定无悔的背影。

李清照接过了屈原的衣钵,也塑造了一个与天帝对话的形象,而且天帝问的就是当年向屈原发出的问题--你要去哪里?这当然是来自天地之主宰的蔑视,是在暗示人再怎么执着求索也无法抵达理想的彼岸。

与屈原不同,李清照在下阕正面回答了天帝的问题。显然她知道天帝问题的暗指,她此刻正在经历着理想难以实现的痛苦,这不仅在于前路漫漫,很难看到终点,更在于就算自己已经努力做到最好,但还会面临其他未知外力的干扰,使自己与理想还是相去甚远。比如此刻的自己已经能够自由挥洒出惊人诗句,但或许是因为性别,或许是因为权势,她的才华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肯定。

但是李清照是一位执拗的女子,她的生活经历足以表明,她从不愿意向命运低头。面对来自天帝的嘲讽,面对自己正在承受的无奈,她仍然高昂着身躯,还是坚定地回答出想要前往的地方,就是天帝认为她到不了的理想与成功。

历来论者都为这首近似苏辛的豪壮之词而惊异,但其实真的没什么值得奇怪的,李清照本就不是一位柔弱无力的女子,良好的教育,贵家的生活,其实早就为她的个性打上了恢宏而雄奇的底色。

【赏析2】

这首词气势磅礴、豪迈,是婉约派词宗李清照的另类作品,具有明显的豪放派风格。近代梁启超评为:“此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集》中语。”可谓一语中的,道破天机。

南渡以前,李清照足不出户,多写闺中女儿情;南渡以后,“飘流遂与流人伍”,视野开始开阔起来。

据《金石录后序》记载建炎四年(1130)春间,她曾海上航行,历尽风涛之险。词中写到大海、乘船,人物有天帝及词人自己,都与这段真实的生活所得到的感受有关。

词一开头,便展现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这样的境界开阔大气,为唐五代以及两宋词所少见。写天、云、雾、星河、千帆,景象已极壮丽,其中又准确地嵌入了几个动词,则绘景如活,动态俨然。

“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而“转”、“舞”两字,则将词人风浪颠簸中的感受,逼真地传递给读者。所谓“星河欲转”,是写词人从颠簸的船舱中仰望天空,天上的银河似乎转动一般。“千帆舞”,则写海上刮起了大风,无数的舟船风浪中飞舞前进。船摇帆舞,星河欲转,既富于生活的真实感,也具有梦境的虚幻性,虚虚实实,为全篇的奇情壮采奠定了基调。因为这首词写的是“梦境”,所以接下来有“仿佛”三句。“仿佛”以下这三句,写词人梦中见到天帝。“梦魂”二字,是全词的关键。词人经过海上航行,一缕梦魂仿佛升入天国,见慈祥的天帝。幻想的境界中,词人塑造了一个态度温和、关心民瘼的天帝。“殷勤问我归何处”,虽然只是一句异常简洁的问话,却饱含着深厚的感情,寄寓着美好的理想。

此词则上下两片之间,一气呵成,联系紧密。上片末二句是写天帝的问话,过片二句是写词人的对答。

问答之间,语气衔接,毫不停顿。可称之为“跨片格”。

“我报路长嗟日暮”句中的“报”字与上片的“问”

字,便是跨越两片的桥梁。“路长日暮”,反映了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经历,然亦有所本。词人结合自己身世,把屈原《离骚》中所表达的不惮长途运征,只求日长不暮,以便寻觅天帝,不辞上不求索的情怀隐括入律,只用“路长”、“日暮”四字,便概括了“上下求索”的意念与过程,语言简净自然,浑化无迹。其意与“学诗谩有惊人句”相连,是词人天帝面前倾诉自己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

着一“谩”字,流露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词人现实中知音难遇,欲诉无门,唯有通过这种幻想的形式,才能尽情地抒发胸中的愤懑,怀才不遇是中国传统文人的命运。李清照虽为女流,但作为一位生不逢时的杰出的文学家她肯定也有类似的感慨。

“九万里风鹏正举”,从对话中宕开,然仍不离主线。因为词中的贯串动作是渡海乘船,四周景象是海天相接,由此而连想到《庄子。逍遥游》的“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说“鹏正举”,是进一步对大风的烘托,由实到虚,形象愈益壮伟,境界愈益恢宏。大鹏正高举的时刻,词人忽又大喝一声:“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气势磅礴,一往无前,具大手笔也!“蓬舟”,谓轻如蓬草的小舟,极言所乘之舟的轻快。“三山”,指渤海中蓬莱、方丈、赢洲三座仙山,相传为仙人所居,可望而见,但乘船前去,临近时即被风引开,终于无人能到。词人翻旧典出新意敢借鹏抟九天的风力,吹到三山,胆气之豪,境界之高,词中罕见。上片写天帝询问词人归于何处,此处交代海中仙山为词人的归宿。

前后呼应,结构缜密。

这首词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巧妙用典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自然会气度恢宏、格调雄奇。

充分显示作者性情中豪放不羁的一面。

《渔家傲》原文翻译赏析-李清照作品

【赏析3】

这是一首描写梦境的词,充满了浪漫色彩,透过这首神奇瑰丽的词,我们能看到李清照郁郁寡欢的思念。

今夜的梦境是奇特的,天空中弥漫着云涛与晓雾,在恍惚中我仿佛置身于银河中,闪烁的群星如同挂满篷帆的航船,点点片片飞舞。我乘着船进入天帝的居所,天帝殷勤问我,要去往何处?

我叹息着回答,路途遥远,不知前路,学写了这么多年的词句,空有才华能写出惊人的语句又有什么用。唯希望风继续吹,让我像大鹏一样乘风展翅,驾一叶扁舟驶向美好的世外仙岛去。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这两句是直接描写梦境,云影星光,变幻迤逦,令人目眩神迷,那是夜色将尽、黎明拂晓之际,时而云涛翻涌,晨雾弥漫,时而云开雾散,星河灿烂,宛若千只船帆飞舞其中。一个“舞”字,化静为动,将平凡变为神奇,既描绘了繁星闪烁的绚丽多彩,也传神地写出了作者心魄神游,翱翔银河的动人画面。

“彷佛梦魂归帝所”,作者的心魄飞到了夜空,恍惚间来到了天帝的宫殿。写这词的时候,李清照的愁绪正郁结心中,得不到疏散,她找不到人倾诉,找不到人交谈,唯有飞上天宫,与想象中的天帝进行交流。一个“归”字,非常神妙,拉近了作者和天帝的关系,仿佛作者本就是天宫中的仙子,只因受不了人世的污浊,才重返纯洁的天庭仙界,天帝对她也关怀备至,一句“殷勤”将天帝的形象勾勒出来,对她有着道不明的情切好感。

下片紧承上词,以“我报”来回答天帝的提问,倾诉心中的愤懑,她有满腔的抱负和才华,却无法实现,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中,她的才华在众多男子之上,虽才华过人,却难以充分舒展,有了惊人的诗句又能怎样,还是不能实现自己的生活信念和美好理想。所以她才向天帝嗟叹:我报路长嗟日暮。人生路漫漫,虽上下努力求索,但人却已临暮年,令人悲叹。

但作者并没有就此消沉,而是笔锋一转,“九万里风鹏正举”振奋全词,借大鹏展翅的雄伟形象来自喻,她有如鲲鹏展翅般的豪情壮志。所以承之以“风休住,篷舟吹取三山去”。她要驾取一叶扁舟,乘风破浪,飞向纯洁美好的海外仙山,这才是她理想的归宿。

虽然词意朦胧绰约,但是她的一片抱负和豪情,却依然有迹可循,全词带有浓重的虚幻缥缈的浪漫主义色彩,完美表达了李清照那种对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强烈求索精神。

这首词应是在李清照与赵明诚重聚之后写下的,在现实的压力面前,有了愁苦的难言之意,她对赵明诚怨恨、不解,产生了猜忌,可是她又舍不得抛开这一切,对未来仍抱有很高的期望,对幸福的生活依然渴望,所以才会在词的最后豪气万千。

李清照写梦,另有一篇《晓梦》,也写得非常出色:

晓梦随疏钟,飘然聂云霞。姻缘安期生,邂逅萼绿华。

秋风正无赖,吹尽玉井花。共看藕如船,同食枣如瓜。

翩翩坐上客,意妙语意佳。嘲辞斗诡辩,活火分新茶。

虽非助帝功,其乐莫可涯。人生能如此,何必归故家。

起来敛衣坐,掩耳厌喧哗。心知不可见,念念犹咨嗟。

晓梦是指拂晓时刻做的梦,在梦中是秋风送爽,荷藕肥美的季节,诗人踩着云霞,飘飘然飞上天。在天上仙境,邂逅了传说中的仙人安期生、萼绿华,他们殷勤地招待诗人,他们摆出了像小船一般肥硕的荷藕、像西瓜一般大的枣子,以及芬芳的新茶。

在座的都是超凡脱俗的佳客,妙语连珠、言辞犀利,诗人与他们有种志趣相投的默契,有种心灵的沟通。结尾四句写梦醒后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梦境的留恋,现实中只有喧哗,但诗人却只能置身这种环境中脱不了身,她也明白,梦境是不可实现的,但却依然念念不忘。

正是因为和赵明诚之间产生的时间与空间的距离,以及心灵差异,导致李清照对身边所有的一切都产生了厌烦,所以才会一次次将希望寄托在梦境中,表露出心中的种种矛盾心理。

但是,李清照和赵明诚毕竟是有相同志趣的,感情又深厚,婚姻长久以来都是和和美美相敬如宾。因此,在两人见面后,相互间的隔阂逐渐消散,往日的温馨又重回他们的生活。

宋代的官员制度是三年一任,赵明诚在莱州任职满三年后,必须迁往别处,宣和六年(1124年),赵明诚迁往淄州,李清照一同前往,对于赵明诚和现实的生活期盼已经让她不再牢骚满腹,她在《金石录后序》中追忆赵明诚“连守两郡,竭其俸入,以事铅椠”。

“铅椠”是古代作字的工具,这里代指古籍书画,也就是说,赵明诚在莱州和淄州的任上,所有的俸禄扣除两个人日常开销外,都用在了购买金石古籍上了,没有剩余的钱来豢养侍妾歌伎,所以他们的生活过得平和而安稳。

但是,他们并不知道,一场巨大的灾难正悄悄降临。这场灾难不只颠覆了北宋的政权,还彻底打破了李清照他们的宁静生活,迫使他们背井离乡,再也没有了以往的优雅从容,开始了他们的漂泊生涯。

【赏析4】

李清照是一位可以代表婉约派的女作家,她的《声声慢》、《醉花阴》等是大家熟悉的名作。这些词多半写闺情幽怨,它的风格是含蓄、委婉的。但是在她的词作中也有一首风格特殊的《渔家傲》。这是一首豪放的词,她用《离骚》、《远游》的感情来写小令,不但是五代词中所没有的,就是北宋词中也很少见。一位婉约派的女词人,而能写出这样有气魄的作品,确实值得我们注意。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整首词都是描写梦境。开头两句写拂晓时候海上的景象。在李清照以前还没有人在词里描写过大海。“天接云涛”两句用“接”、“转”、“舞”三个动词,来写海天动荡的境界。“星河欲转”,点出时间已近拂晓。“千帆舞”写大风,这不是江河中的景象。可能是因为李清照是山东人,对海的见闻比较多,所以写得出这样的境界。上片第三句“仿佛梦魂归帝所”,意思是说:我原来就是天帝那儿来的人,现在又回到了天帝处所。这和苏轼《水调歌头》中秋词:“我欲乘风归去”之“归”字意义相同。“归何处”句,着“殷勤”二字,写出天帝的好意,引起下片换头“我报路长嗟日暮”二句的感慨。《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就是李清照“路长日暮”句的出处。这句子的意思是说人世间不自由,尤其是封建时代的妇女,纵使学诗有惊人之句(“谩有”是“空有”的意思),也依然是“路长日暮”,找不到她理想的境界。末了几句说,看大鹏已经高翔于九万里风之上;大风呵,不住地吹吧,把我的帆船吹送到蓬莱三岛去吧(“九万里风”句用《庄子·逍遥游》,说大鹏“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扶摇,旋风;九是虚数)!

李清照是婉约派的女作家,何以能写出这样豪放的作品来呢?我们知道,在封建社会中,女子生活于种种束缚之下,即使像李清照那样有高度修养和才华的女作家也不能摆脱这种命运,这无疑会使她感到烦闷和窒息。她作了两首《临江仙》词,都用欧阳修的成语“庭院深深深几许”作为起句,这很可能是借它表达她的烦闷的心情。她要求解脱,要求有广阔的精神境界。这首词中就充分表示她对自由的渴望,对光明的追求。但这种愿望在她生活的时代的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她只有把它寄托于梦中虚无缥缈的神仙境界,在这境界中寻求出路。然而在那个时代,一个女子而能不安于社会给她安排的命运,大胆地提出冲破束缚、向往自由的要求,确实是很难得的。在历史上,在封建社会的妇女群中是很少见的。

这首风格豪放的词,意境阔大,想象丰富,确实是一首浪漫主义的好作品。出之于一位婉约派作家之手,那就是更其突出了。其所以有此成就,无疑是决定于作者的实际生活遭遇和她那种渴求冲决这种生活的思想感情;这绝不是没有真实生活感情而故作豪语的人所能写得出的。

【诗人名片】

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人,宋代女词人。

更多李清照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