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陆鸿渐不遇》古诗译文赏析-皎然作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25 02:53

寻陆鸿渐不遇原文

寻陆鸿渐不遇

僧·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释】

①陆鸿渐:即茶圣陆羽。曾授太子文学,不就,后隐居苕溪。著有《茶经》。

②带:近。郭:泛指城墙。

③扣门:叩门。

【译文】

你迁居的新家虽然在城墙边,山路两旁却有桑林麻田。房前屋后,种满篱边菊,秋日来临,还未开花。叩门听不见狗叫,便去问西邻人家。说是你到山中去,每日归来已是夕阳西下了。

《寻陆鸿渐不遇》古诗译文赏析-皎然作品

寻陆鸿渐不遇赏析

【赏析1】

诗人访友不遇,但并没有失望之意,而是乘兴而来,兴尽而返。陆羽家门口篱笆边上种了许多菊花,但还未开花。陶渊明爱菊,后代的隐士起而效之,宅边也多种菊花。诗的第二联写实见之景,同时也点出了陆羽的隐士身份。皎然上前叩门,但无人应,也无犬吠,一问陆羽邻家,方知陆羽进山去了,而且陆羽每次进山,总是到傍晚日斜时才能归来。此诗没有直接写友人,但从环境描写和邻人对答中显示了这位隐士的生活情趣。

《寻陆鸿渐不遇》古诗译文赏析-皎然作品

【赏析2】

这首诗是陆羽迁居后,皎然过访新居不遇所作。皎然,俗姓谢,字清昼,湖州长城卞山(今浙江长兴)人,中唐著名诗僧。陆鸿渐,即陆羽,字鸿渐,竟陵(今湖北天门县)人,曾授太子文学,不就。后隐居,著有《茶经》,后人尊为“茶神”。诗人去访问友人没有遇到,便描写了友人新居周围的景色和隐者生活的自在闲逸,抒写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此外,本诗还将陆羽疏放不俗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全诗有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情趣,语言淳朴自然,清新流畅,充满诗情画意,优美和谐。近人俞陛云曾评价道:“此诗之萧洒出尘,有在章句外者,非务为高调也。”

首联和颔联写陆羽新居之景,有“陶氏田园”之韵。陆羽新居虽离城不远,但很幽静,一条小径,桑麻遮道,通往深处。虽然秋天已到,篱笆两边新种的菊花却还未开花。这几句诗平淡清新,点出诗人造访陆羽的时间为风高气爽的秋季。两联一为承接,一为转折;一为正用,一为反用,一反一正都表现了环境的幽僻。

颈联和尾联写诗人寻人不遇的情况。诗人来到了门前,敲门,不但无人应答,连犬吠的声音都没有。这时诗人满怀不舍,不忍离去,于是他决定问一问西边的邻居。邻人答道:陆羽往山中去了,经常要到太阳西下的时候才回来。这与贾岛《寻隐者不遇》中“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每日斜”的“每”字,活脱地勾画出西邻说话时(对陆羽整天流连山水)迷惑不解的神态。诗人写“问西家”,一方面表明对陆羽的思慕和相访不遇的惆怅;另一方面则借西家之口,从侧面烘托出陆羽不以尘事为念、高蹈尘外的逸士襟怀和风度。

本诗用语空灵、韵味悠长,前两联写陆羽隐居之处的景色,后两联写诗人访友不遇的情形。诗人鲜少在陆羽身上着墨,但本意还是为了吟咏陆羽。幽僻的住所,遍地的菊花,无犬吠的门户,西邻的描述,都从侧面反映出陆羽淡泊宁静、乐居山野的性情。至此,虽无一字写隐士,但一个超尘绝俗的隐士形象已仿佛出现在读者眼前。

《寻陆鸿渐不遇》古诗译文赏析-皎然作品

更多皎然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