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黄斌老所画横竹》原文赏析-黄庭坚作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2-22 15:21

次韵黄斌老所画横竹原文

次韵黄斌老所画横竹

黄庭坚

酒浇胸次不能平,吐出苍竹岁峥嵘。

卧龙偃蹇雷不惊,公与此君俱忘形。

晴窗影落石泓处,松煤浅染饱霜兔。

中安三石使屈蟠,亦恐形全便飞去。

次韵黄斌老所画横竹赏析

黄庭坚(山谷)贬戎州(今四川宜宾)时,与黄斌老定交,斌老善画竹,画了一幅横竹送山谷,山谷因作此诗。斌老,四川梓潼人,文同的妻侄。文同是北宋的诗人,也是最善画竹的画家,“胸有成竹”就是他的故事。因此,斌老画竹的艺术风格和技巧是授受渊源有自的。而文同与东坡是中表兄弟,关系极好,作为苏门四君子之一的黄山谷到了戎州,便很自然地与在那里作小官的斌老交上了朋友。

黄山谷以修《神宗实录》被章惇、蔡卞一党诬为不实,于绍圣二年(1095)贬黔州,又于元符元年(1098)迁戎州,在戎凡三年。据任渊注,此诗当作于元符元年,正是山谷初到戎州,心情十分苦闷之时。在这几年中,山谷过的是谪居贬斥的生活,而戎州当时十分偏僻,无论生活或文化都谈不上,他把自己的寓所取名“槁木寮”、“死灰庵”,其心情可知。诗的第一句开头就写出“酒浇胸次不能平”,这是借阮籍的故事说明斌老画竹是有所谓而作,是在“酒浇胸次不能平”的心情下画的,同时又是以此自道。当时政局为章惇、蔡京搅乱,二人都很不满。画家本来就有“喜画兰、怒画竹”的说法,因此这句诗既表达了斌老,同时也表达了山谷自己的郁勃不满的心情。

“吐出苍竹岁峥嵘”的“吐”字下得极好,说明这幅横竹写作动机非凡,是把“胸次不能平”的心中块垒呕心沥血吐出来,所以才画得如此头角峥嵘,不同凡响。它在凛冽的岁暮也是高昂挺拔的;它像卧龙一样硬朗,在风雷之下硬着腰身,不为它所惊,不为它所屈。这正象征了他们两人都能顶受住当时的政治旋风,忠于自己的理想。第四句“公与此君俱忘形”,“此君”用的是王徽之的故事,指竹。这句是解释上句“卧龙偃蹇雷不惊”的,为什么竹能不为风雷所惊呢?这是因为斌老作竹把自己的品格、精神全都灌注渗透在自己所画的竹上,与竹融化为一。人有高尚的品格,才画得出高尚的画,这和作诗一样,“诗之等级不同,人到那一等地位,方看得那一等地位人诗出”,“人高则诗亦高,人俗则诗亦俗”(见徐增《而庵诗话》)。因此这句诗也是双关,既歌颂了斌老艺术胸襟的阔大,也透露出了作者自己的创作思想和他的人品,竹不为雷霆所惊,正如他们处变不惊。下面两句是叙斌老作画的情景,石泓即石砚,在晴明的窗下,斌老用兔毫笔饱蘸松烟墨,画出了这幅幽雅的横竹图,除画了横竹之外,还画了几块石头,让竹子盘根于其上,为什么要这样处理呢?这是考虑到竹子像龙一样夭矫、灵气,如果没有几块石头,把这些像龙一样夭矫的竹子屈蟠起来,它会像张僧繇画的龙一样,有朝一日把睛点了,就会乘雷霆破壁飞去。这样便歌颂了斌老画技的高超。古人多以龙比况竹子,这是用了费长房的故事,见《神仙传·壶公》,壶公以竹杖使长房骑之到家,后弃于葛陂中,视之乃青龙耳。章悖诗:“种竹期龙至,栽桐待凤来”,山谷咏竹多爱用此典故,如《从斌老乞苦笋》:“南园苦笋味胜肉,箨龙称冤莫采录”,《和师厚栽竹》:“葛化龙陂去,风吹阿阁鸣。”用卧龙去描写横竹是最恰当不过的。

本诗是古体诗,前四句用庚韵和青韵,平声;后四句用御韵和遇韵,仄韵;平仄交替,增强了诗的音节美。山谷诗以炼句著名,像“吐出苍竹岁峥嵘”的“吐”字,“卧龙偃蹇雷不惊”的“偃”字,“晴窗影落石泓处”的“落”字,“松煤浅染饱霜兔”的“饱”字,“中安三石使屈蟠”的“屈”字,都下得异常突兀,使人读起来有挺拔瘦劲之感,末处用三石的屈蟠,怕横竹飞去,尤为隽永有味。

(龙晦)

【作者】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哲宗时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史“多诬”遭贬。早年以诗文受知于苏轼,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诗以杜甫为宗,有“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之论,风格奇硬拗涩,开创江西诗派,在宋代影响颇大。又能词。兼擅行、草书,为“宋四家”之一。有《山谷集》、《山谷琴趣外篇》。

更多黄庭坚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