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古诗赏析-杜甫作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2-21 10:06

石壕吏原文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石壕吏》古诗赏析-杜甫作品

石壕吏赏析

石壕村在陕州(今河南陕县)城东,杜甫从洛阳回华州路过此地,诗记投宿的当晚亲眼看到一幕抓丁的悲剧。

开篇先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某夜)、地点(石壕村)和出场人物(我、吏、翁、媪),是故事的序幕。首句一个“投”字,便烘托出兵荒马乱、鸡犬不宁的时代气氛,清人浦起龙谓“起便有猛虎攫人之势”(《读杜心解》),实深具会心。下句自然转出“有吏夜捉人”。从前句的“暮”,到本句的“夜”,时间已有一番推移。“夜捉人”的潜台词是:抓丁的事经常发生,老百姓已有对策,所以白天已捉不到人;于是吏也变白天抓人为夜入民宅抓人;夜捉人就有把握?那可不一定。老百姓支着耳朵睡觉,一有风吹草动,也会翻身就跑,而且一准跑掉,这是何等生动的一幅乱世风情画。“老翁逾墙走”——客观的描写,惊心的场面,须知老翁走路还要扶杖呢,而情急时自有其事。古代文学中的善写跳墙能与此媲美的,怕只有张生跳墙了。“老妇出门看”,是因为老妇较有安全感,再说也是“走得了和尚走不了庙”啊。

然后叙捉人经过。老翁逾墙需要时间,老妇出门必有延宕。而吏深夜捉人也不堪劳苦,敲半天门,出来的只是个老妇,叫他如何不怒。老妇应声而哭,不仅是因为苦,更是因为惊慌,老翁刚才跳过墙去,可千万不能叫他们发现,必须赶紧一哭。一呼一啼,一怒一苦,通过强烈对比,写出双边情态,惟妙惟肖。两个“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渲染出紧张气氛,为老妇的陈情作好铺垫。以下是老妇的陈词,但吏绝不是被动地洗耳恭听,细品老妇的每一句话都是有针对性的,便可知她只是回答着吏的诘问。诗中出现多次换韵,韵转意亦随转,就暗示着吏的发问,或谓“藏问于答”甚是。

吏一进门首先必盘问家中男丁何在,故老妇劈头就说“三男邺城戍”——这意味着三个儿子都参加了相州之役。然而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两个兄弟新近战死。这样,老妇就很自然地表明了自己“军烈属”身份,然后又悲痛地说:“死了的也倒罢了,活着的才是活受罪呢。”吏听此言,若说丝毫不动恻隐之心也未见得,只是差遣在身,他也是没奈何。只好打断这一话题,再追问家中其他男人,于是老妇一口咬定“室中更无人”;出语太快,赶紧补正——“唯有乳下孙”(这个是没法抓的);这一下漏洞更多,再交待出哺乳的儿媳,这下是真的没有了。说儿媳是“孙母”而“未去”,可见其夫是战死的二子之一,强调她是准备回娘家的,也就暗示吏别打她的主意,也别叫她出来,因为她连一件完好的下裙也没有。以上短短几句话,活画出老妇语无伦次,却亦有心计的情态,堪称善画。出人意表的是,老妇突然自告奋勇请从吏归,好心的评论者说是人民自愿从军,其实不那么单纯。老妇始终惦着那段隐情,说罢媳妇,就怕露了马脚,到了图穷匕见的当儿,也只好豁出去了。老妇提到“急应河阳役”的话头,她怎么如此了解形势,显然是吏作了些说服工作,使老妇也有些明白了吏的苦衷。她不作这样的表态又怎么办,虽然未尝不心存侥幸,其中也确有真诚的成分。谁知这倒真给那吏搭了一个下台的梯子,为了交差,老妇也将就罢。事实上,老妇是为了保全家人、保全老伴,作了自我牺牲,也因此维持了一个普通老百姓的人格尊严——其间包含纯正的悲剧意味,足以令人掩卷兴叹。

最后写事件的结局,先写老妇和儿媳的话别,及她走后儿媳的悲泣。“如闻泣幽咽”,幽咽到“如闻”的程度,渲染出时代的恐怖气氛,连大放悲声都不敢的。这个儿媳也够惨的,夫死子幼,婆婆又被抓走,娘家的情况怕也不容乐观吧。其次是清晨独别老翁,这老翁回家又成何心情,早知要连累老伴,他恐怕也不躲了,大不了就像《垂老别》中的那个老头那样“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罢了。面对这样一家子,诗人能说什么?就连对新安中男讲的那番安慰的话,都不适用了。所以他只能如实写下来,让后人知道曾经有过这样的事。

《石壕吏》的语言极其普通,而选材至为典型,诗中所写的这一家子,有三个儿子参军,两个儿子为国捐躯,而其老亲还不能幸免兵役的骚扰。“古者有兄弟始遣一人从军,今驱尽壮丁,及于老弱。诗云: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一家之中父子、兄弟、姑媳,惨酷至此,民不聊生极矣。”(清仇兆鳌《杜诗详注》)清袁枚《马嵬驿》诗道:“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关于河南府都畿道的这次战时征兵,史书是失载的,因为封建时代历史学家关心的是帝王将相的活动,而杜甫的“三吏”“三别”正好补史载之缺,因其同情的是劳动人民。这就是所谓“诗史”,也完全称得上史诗。

(周啸天)

更多杜甫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