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搦歌》原文赏析-北朝民歌古诗-南北朝诗歌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22 17:53

捉搦歌原文

捉搦歌

北朝民歌

粟谷难舂付石臼,弊衣难护付巧妇。

男儿千凶饱人手,老女不嫁只生口。

谁家女子能行步,反著□□后裙露。

天生男女共一处,愿得两个成翁妪。

华阴山头百丈井,下有流水彻骨冷。

可怜女子能照影,不见其余见斜领。

黄桑柘屐蒲子履,中央有丝两头系。

小时怜母大怜婿,何不早嫁论家计。

【注释】

1、捉搦(nuò):意是戏弄或戏谑。

2、付:交付,交给。

3、千凶:喻人凶勇强悍,力敌千人。饱:足。饱人手:喻足以对付强手。

4、只:表疑问,怎么。口:指人。生口:喻生孩子。

《捉搦歌》原文赏析-北朝民歌古诗-南北朝诗歌

捉搦歌赏析

《捉搦歌》四首,就其题旨来说,都是写男女之间的婚嫁问题,在诙谐、幽默、开朗的情调中,显示了北方女子的活泼性格和她们大胆的表达情感的方式,反映了特定社会时期、特定生活区域内普通女子的心理。

第一首“粟谷”写一个已经达到了结婚年龄的姑娘的心理和形象。作为一个成熟的女性,她渴望有一个美满的小家庭,渴望得到男人的爱抚。然而残酷的战争却打碎了她的美妙梦想,那些凶悍勇敢的男人都从军打仗去了,留下她——一个待嫁的姑娘怎么办呢?一颗成熟了的女性的春心,常常骚动不安,使她在舂米和缝衣时,也会联想到男女间的情爱:什么样的难题都有解决的方法,而一个没有嫁人的姑娘无论如何也不能生孩子,这是严厉的父母和严格的礼俗所不允许的。一个女人对正当情爱的追求与社会、家庭的矛盾构成了本诗的深刻主题,而一个女人大胆、直率地袒露心声和她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成为诗歌形象的精神主旨。通过这短短的四句诗,一个快乐但却未得到爱的待嫁姑娘的形象清晰地呈现在眼前,其用词之精练与贴切,表达情感的率直与大胆都是非常可贵的。

“谁家”一诗中的女子,对两性情爱的追求,对未来夫妻生活的渴望,更是坦率和强烈。她蔑视礼俗对女性的苛刻要求,把自己的衣服反穿在身上,以显示她向限制她行为的父母、家庭和俗规挑战的勇气和胆气,并在争取婚姻自主的问题上发出了强烈呼声,女人也应该有爱恋男人并向男人表达爱的权力和自由,男女天生就该共同生活、白头偕老。从诗歌的后两句中,我们可以想象这个女子与男人在一起调笑的情景:我呀,就是想与你配夫妻。全诗就是在这种明朗的格调中,完成了女子形象的塑造,使其行为与言语统一于诗的内涵中。

如果说“捉搦”都是表现男女之间的嬉戏与玩乐,那么这首“华阴”可谓是独树一帜了,它没有去写男女之情,也没有简单表现男女之事,而是更多地剖析了女子的心理动态。

诗的前两句用深池与冷水起兴,来写一个女子的处境和她对生活的深切感受。她也到了婚配的年龄,但是她感到父母的不关心和社会的冷漠,使她的内向性格受到更残酷的压抑。她不愿把心事告诉父母,也不敢向男子传情,而只能在内心中哀怨、忧愁,把感情深深地隐藏在心里,心灵受到长时间的煎熬。她在失望中等待着属于她的那一份感情,逐渐地,她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幸和生活对她的打击,于是她来到这一汪清水面前,照一照她那美丽而姣好的面容,以满足和慰藉她的一颗焦渴的心。

全诗都是用委婉、含蓄的笔触来写一个女子内心情感的波动和对幸福生活的憧憬,一个哀怨的女子形象和一种忧郁的情调跃然纸上。

“黄桑”一诗,把女子的心愿毫无保留地披露出来了。诗用鞋带与鞋襻儿起兴,暗示了一个成熟的女人的特殊身份:那就是她应该成为娘家和婆家的中介和桥梁,不相关的两个家庭是由她给联系起来的。

然而这个愿望并不是很快就能得到满足的,她至今仍没有嫁人。这一开朗、外向的女子,毫不客气地把心理话说出来:母亲啊,您也是一个女人,您应该理解我呀!您知道,我已经长大了,我的全部感情都留给了那个将要做我丈夫的人,您为什么不早早地把我嫁出去呢?这是对父母和家庭的强烈不满的表现,也是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全部《捉搦歌》都是用有趣的、直言不讳的语言来写待嫁女子的心理,俱是“语意则直出肺肝,不加雕琢”(李开先《市井艳词序》),但北方女子粗犷的性格特征画龙点睛般地写出来了。

作者从生活中的现象写起,要么以琐事联系到婚姻问题;要么以细物暗示女子的心理;要么去揭示心理状态;要么就直抒情感。总之,作者是用兴诗为引导,让读者去透过现象,把握问题的实质,在明朗的情调中,看到女人的辛酸,看到女人的追求。这是女人的世界,反映着独特的女人心理。

除“华阴”外,诗的基本特征是直白、易懂,不是“含而不露”,而是“有含有露”,也不是以曲为贵,而是以直取胜。

(靳英敏)

更多北朝民歌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