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出处意思赏析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20 00:23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出自唐·杨炯的《从军行》原文: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原文】

从军行

唐·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出处意思赏析

【译文】

明亮的烽火照亮了西京,心中不由生出气愤之情。

拜辞皇宫,手执兵符带队出征,万骑精兵勇将将敌军重要城池包围。

大雪纷飞,使得军旗失去了鲜明的颜色,咚咚震响的战鼓与风声>和在一起。

我宁肯做一个冲在队前的小军官,也比做一个只会运筹文字的书生要强。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出处意思赏析

【创作赏析】

杨炯为“初唐四杰”之一,生于公元>650>年,为官之后,一心想为国出力。可惜,当时国家重武轻文,杨炯虽空有才情,却为一介文官,想要功成名就,想要报效祖国并不容易,更有甚者,很多以文著称的官员不得不弃笔从戎。面对这样的现实,杨炯自然难免心有不满,所以内心的压抑可想而知。

唐高宗永隆年间,中原受到吐蕃、突厥的多次侵袭,当时的礼部尚书裴行俭带领队伍出征平定匈奴,杨炯恰恰是基于此现实,才真正描写出了读书士子出征边塞的无奈与一片爱国赤诚之心。通过诗句,读者可看到一位士子弃笔出征,与家人告别,征路壮观,甚至内心愿为国牺牲之情怀。全诗虽然跳跃,但色彩鲜明,且情节生动,短短几句诗便把整个现实状态抒写了出来。尤其是最后一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佳句,可以使我们从中品读到作者强烈而激昂的爱国之心,使人读后又莫名心酸。这种用实际情况来抒发内心思想活动的写法可谓一箭双雕,不但表达出了自己宁为国死的决心,更点出了社会现实的残酷,难怪后人多将此看作杨炯为抒不平而作的发泄之诗。不过,全诗除不乏书生爱国的豪壮之情之外,让人们体会更多的是作者雄劲有力的高超艺术功底。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出处意思赏析

更多杨炯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