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意术
原文
摩者,揣之术也。内符者,揣之主也。用之有道,其道必隐。微摩之以其所欲,测而探之,内符必应。其应也,必有为之。故微而去之,是谓塞窌、匿端、隐貌、逃情,而人不知。故能成其事而无患。摩之在此,符之在彼。从而应之,事无不可。
案例
“摩意术”告诉我们,要想驾驭他人,驾驭天下,就必须在符合别人观点的前提下,要秘密地迎合对方,巧妙地隐藏自己的想法,揣摩对方的心境,辨明对方的内心欲求,遵循相应的规律,从不同的思维角度去认识,反复思考,不断探索,这样才能够正确把握对方的内心,利用智慧来将对方说服,让对方完全按照自己的计划行事,只有这样,才可以既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实现了自己的意愿,又不会为自己留下隐患。
战国七雄之一的齐国,有一位宰相名叫田婴,虽然处于乱世,但他治国有方,使得齐国威名远扬。对于个人处世之道,他也懂得极多,这使得出身王族的他,没有被卷进王位争夺的旋涡,反而能够经历三代王室,任宰相职位达十余年之久。告老之后,封于薛国之地,安享余年。
有关他洞察君王心意的故事,极为有名。
齐王后去世时,后宫有十位齐王宠爱的嫔妃,其中必有一位会继任王后,但究竟是哪一位,齐王并不作明确的表示。
身为宰相的田婴于是开始动脑筋。他认为:如果能确定哪一位是齐王最宠爱的妃子,然后加以推荐,定能博得齐王的欢心,并且对他倍加信赖;同时,新后也会对他另眼相看。可是,万一弄错的话,事情反而糟糕,所以必须想个办法,试探一下齐王的心意。
于是田婴命工人赶紧打造十副耳环,而其中一副要做得特别精巧美丽。
田婴把这十副耳环献给齐王,齐王于是分别赏赐给十位宠妃。次日,田婴再拜谒齐王时,发现齐王的爱妃之中,有一位戴着那副特别美丽的耳环。
毫无疑问,不久之后新继任的王后,确实就是当日田婴所断定而推荐的那位妃子。
下面再介绍一则擅弄权术的宰相反而被看破心意的故事。
大约在秦统一天下前四十年的时候,秦国有一位非常能干的宰相,名叫应侯,此公并非秦国人,乃是由魏国亡命至秦,在秦居官,屡次升迁,终达宰相之位。他所主张的一系列的外交政策,奠定了日后秦国统一天下的基础。
应侯原来在韩国汝南拥有自己的领土,后来被韩国没收。
秦王十分同情他的境遇,于是问道:
“你被韩国夺取领土,心中想必有所不平。”
秦王本意是要试探身为宰相的应侯,是否会因私怨而对韩国采取报复手段。
可是应侯答道:
“听说有一位失去儿子的父亲,在接受别人吊唁的时候告诉他们:‘死了儿子固然伤心,但是想一想我原先也是没有儿子的人,也就不难过了。’我也是原来没有封土的平民,所以现在也不会为失去领土而感到难过。”
应侯心想:如不这样回答,日后要推行对韩政策,必会受到重重阻挠,因此,故意表示出对于韩国没收自己领土一事,并不在意。
秦王虽然对他表现的宽阔胸襟感到敬服,究竟还是不明他真正的心意,于是派遣一位将军前往试探。
这位奉派的将军一见到应侯就脱口而出:
“丞相,我真难过得不想活了。”
“哦!究竟发生了什么大事?”
“丞相您想想,秦王对您优礼有加,远近皆知;可恨那小小的韩国,竟敢公然夺取丞相在韩的领土,这种耻辱我如何忍受得了!所以我活不下去了。”
应侯听完这话,立刻站起来向这位将军深深一鞠躬,并且说道:
“那就全仰仗将军您了。”
将军回去之后,将经过情形一一禀报秦王。
知道了应侯的真心之后,秦王从此不再信任应侯。
原文
古之善摩者,如操钓而临深渊,饵而投之,必得鱼焉。故曰:“主事日成而人不知,主兵日胜而人不畏也。”圣人谋之于阴,故曰“神”;成之于阳,故曰“明”。所谓“主事日成”者,积德也,而民安之,不知其所以利;积善也,而民道之,不知其所以然;而天下比之神明也。“主兵日胜”者,常战于不争、不费,而民不知所以服,不知所以畏,而天下比之神明。
案例
鬼谷子认为,“谋之于阴,成之于阳”是运用“摩意术”的具体方法。为了顺利实现“摩”的目标,就必须做到在事情没有成功之前,绝对不能暴露蛛丝马迹,“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瞒天过海”等方法就是“摩意术”的运用技巧。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个成语,在军事上的含义是:从正面迷惑敌人,用来掩盖自己的攻击路线,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这是声东击西、出奇制胜的谋略。引申开来,是指用明显的行动迷惑对方,使人不备的策略,也比喻暗中进行活动。
公元前206年,秦朝被推翻后,项羽倚仗强大的兵力,迫使先入秦都咸阳的刘邦退出,自己率兵进入,并称西楚霸王。接着,项羽封刘邦为汉王,让他统治偏远的汉中(今陕西南部)和巴蜀(今四川)地区。同时,为防止刘邦再入关中,项羽将富饶的关中让秦军的降将把守。刘邦自知兵力不如项羽,只得忍气吞声。在去封地的路上,他采用张良的计策,将长达好几百里的栈道全部烧掉,以示再无回关中之心,从而使项羽对其疏于戒备。同年八月,有人起兵反项。刘邦认为这是个出兵关中的好时机。大将韩信提出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策,建议派人去修栈道以迷惑敌方,刘邦采纳了他的建议,并开始修复栈道。守卫关中的秦降将章邯讥笑刘邦不知要修到何年何月。实际上,韩信暗地里正为攻打陈仓积极地作准备。不久,韩信迅速出兵,攻下了陈仓。章邯得知后非常恐慌,但为时已晚。借道于陈仓,刘邦军队很快攻打并占领了关中,为以后建立汉朝奠定了基础。
在中国历史上,皇帝当俘虏的不乏其人。皇帝本人被俘,表明了他所统治的王朝也即将结束。明英宗被俘,本身就证明了明朝已开始走向衰败。
明英宗正统十三(公元1448年)年,吴官潼出使瓦剌时,被扣押为奴。就在第二年,英宗在“土木之变”中被俘,正被瓦剌扣押的吴官潼,便主动要求做了英宗的随从。从瓦剌回国,因为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不幸的吴官潼又被打入自己的大狱。
到景泰元年,瓦剌再次大举进犯中原,并包围了北京城。大将石亨为代宗出主意说:“把吴官潼放出来,可以让他退兵。”正急得团团转的代宗,一听有人能退兵,马上召吴官潼出现,并亲自为其去掉刑具,问:“你能让也先(瓦剌首领)的部队退兵吗?如果能成功,我封你为侯。”
对瓦剌人十分了解的吴官潼当即一口答应:“可以!”代宗大喜,便立即赐予新衣,把他押至石亨的营中。石亨一见吴官潼,高兴地说:“吴先生来了,我就放心了。”
吴官潼赶着一头驴,头戴一顶破草帽,手里拿着一块肉,闯入瓦剌人的包围圈。瓦剌兵抓住他,送至头领面前。吴官潼便装得十分委屈的样子,不慌不忙地用番语说:“我是某村人,我娘有病,我进城买肉给她老人家吃,你们抓我干什么?”
然后,他又故作神秘地说:“你们怎么还在这里?我听说朝廷已传旨召四方兵马到京城,马上就要潜入你们的领地,去剿你们的老巢。”吴官潼停了停,又说,“若不是与你们有乡情,我才不会冒着杀头的危险告诉你们呢!”
正在这时,石亨乘机用火器向也先的部队猛轰。瓦剌军将领一见,以为朝廷下一步确实有“大动作”,顿生退兵之意。也先最终撤兵,北京遂解围。
偌大的明王朝,到了这种分上,实在是可悲至极。但不管怎么说,曾被瓦剌人扣押的吴官潼,对瓦剌人的习性十分了解,所以略施小计,便使瓦剌人退了兵,从而解了北京之围。
学习“谋之于阴,成之于阳”的策略,更要针对这个策略,学会透过事物的层层表象,不要被种种假象迷惑,要把握事物本质,分析事物的发展趋势,再采取相应的策略,这样就可以瞒天过海而出奇制胜。
原文
其摩者,有以平,有以正,有以喜,有以怒,有以名,有以行,有以廉,有以信,有以利,有以卑。平者,静也;正者,直也;喜者,悦也,怒者,动也;名者,发也;行者,成也;廉者,洁也;信者,明也;利者,求也;卑者,谄也。故圣人所独用者,众人皆有之,然无成功者,其用之非也。故谋莫难于周密,说莫难于悉听,事莫难于必成,此三者,唯圣人然后能任。
案例
掌握好“平、正、喜、怒、名、行、廉、信、利、卑”等手段,才能恰当地运用“摩意术”。归纳起来就是要让自己表现出心平气和且没有任何的追求和奢望,要让别人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的顺其自然、顺理成章,没有丝毫的歪理存在;让自己本身的正气体现出来,不存在任何的私心与杂念,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只有这样才不会引起他人的抵触与反感;做的事情要完全是对别人有益处的好事,这样才能讨得对方的欢心,而不至于被拒绝;当感情交流到某一程度时,将他人不高兴的事情披露出来,让其怒不可遏,在对方不能自控的时候,便可以捕捉到变化的征兆了;当捕捉到变化的征兆之后,就要马上制定出相应的应变策略,然后告诉他功过是非、成败利害,再观察变化征兆,最后再制定应变策略;当事情已经发展到可以实施谋略的某种程度时,就要不失时机地大胆实施;在实施谋略的过程中,要表现出完全是为了他人着想,而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要让别人自始至终都觉得自己永远是廉洁无私的;要自始至终都诚实守信,言必信、行必果;始终围绕“让别人获得好处”这个宗旨出发,让别人无法抗拒利益的诱惑;在别人面前要谦虚低调,不要争强好胜,锋芒毕露。
人的思想是复杂的,对某一事物不理解,想不通,往往疑虑重重,非一点即通,而需要像剥笋一样,把握脉络,层层推进,穷追不舍,把理说透。这就是运用摩意术成功的方法。
苏秦游说燕文侯获得初步成功便又来到赵国。这时奉阳君已经去世了。苏秦便借机劝说赵王道:“当今在位的卿相、大臣,以及一般有知识学问的平民,都非常推崇您是一个能行仁义的贤君,很久以来,大家都很希望能在您跟前效力,接受您的教导。虽然这样,但是奉阳君忌讳您,使您无法执掌国事。所以一般宾客游士,没有谁敢到您面前来尽心效力的。现在,奉阳君已经死了,您从今以后又可与士民亲近。因此,臣下我才敢向您尽忠。
“为大王着想,没有比使人民安宁、国家太平无事更为重要了。安民的方法在于选择外交途径。外交途径选择妥当,人民就能安定。外交途径选择不妥当,那么,人民必将终生不能安定。现在,请让我来分析说明赵国外患的情形:
“假如赵国与齐国、秦国两面为敌,那么人民势必无法安定。又假如赵国倚靠秦国来攻打齐国,人民也同样无法安定。又假如赵国倚靠齐国来攻打秦国,人民仍然是无法安定。
“您假如真能听我的建议,必可使燕国献上盛产毛毡、皮及狗马牲畜的土地;齐国必献上盛产鱼盐的海域;楚国必献上盛产橘柚的田园;韩、魏都会献上一部分封地作为您的汤沐之邑。而您那些尊贵的亲戚及父兄们,都可以被封侯。说起让别国割地奉献,而获取极大利益的这种好处,是五霸拼着军队被消灭、将领被俘虏也要追求的。使自己的亲戚都能封侯的这种好处,更是商汤、周武王去拼死征战的原因。现在,您只要安坐不动,便能两种好处都得到,这就是我最替您期求的事。
“如今,假如大王您与秦国相交,那么秦国必可利用这优势去削弱韩、魏;假如您与齐国相交,那么齐国必定可利用这优势去削弱楚、魏。魏国一旦衰弱了,就必定要将河外这地方割送给秦国,那么能通往上郡的道路便断绝了。如果楚国衰弱,则赵国便没有了外援。这三种策略,不能不详细考虑清楚。假如秦国军队攻下轵道,那么韩国的南阳便危险了。秦国若进而劫取韩国,包围周都,则赵国便受到威胁。假如秦国据有卫地,进而取得郑城,那么齐国在无法抵抗的情况下,必定屈服于秦国,秦国既已得到山东,就必然举兵攻向赵国。秦国的军队一旦渡过大河,越过漳水,占据有番吾,那么秦兵便攻打到了邯郸城下。这就是我最替您忧虑的事。
“当今山东诸国,没有比赵国更强大的。赵国地方二千余里,军队几十万,战车一千多辆,坐骑一万多匹,存粮足够支用十年。赵国的西面有常山,南面有黄河、漳河,东面有清河,北面又邻接燕国。燕本是个弱国,没有什么值得惧怕的。在诸侯国中,秦国最畏惧的就是赵国。但是,秦国不敢举兵攻打赵国,为什么呢?就是怕韩、魏从后面图谋它啊!既然这样,那么韩、魏就是赵国南边的屏障。秦国要是攻打韩、魏,没有名山大川的阻挡,可以渐渐地嚼食它,直到占有他们的国都为止。韩、魏不能抵挡秦国,必然向秦国臣服。秦国没有韩、魏的阻隔后,灾祸就临到赵国了。这又是我为您所感到忧虑的地方。
“我听说,尧没有三百亩大的地盘,舜没有一点点土地,而能拥有天下。大禹只有不到一百个部众,却能在诸侯间称王。商汤、周武王的战士不超过三千人,战车不超过三百辆,却能立为天子,他们实在很懂得平治天下的道理啊!所以,一个贤明的君主,对外必能预测敌人的强弱,对内必能估计自己战士的好坏。不必等到两方的军队相抗击,而胜败存亡的谋略,已先在心中形成了。怎么可以被众人的言论所掩蔽,而糊里糊涂地去决定事情呢?
“我按照地图来衡量现在的情势:各诸侯国的土地合起来,有秦国的五倍大。各诸侯国的兵卒加起来,有秦国的十倍多。假如将六国联合为一,尽所有力量向西边攻打秦国,秦国就非败不可。然而,现在大家却不这样做,反而向西面侍奉秦国,做秦国的臣属。攻破别人与被人攻破,使别人称臣和向别人称臣,怎能同日而语!说起那些主张联合六国去侍奉秦国的人,他们都希望分割各诸侯国的土地给秦国以同秦国讲和。假如秦国吞并天下成功,那么他们便可得到很大的封赏,而将楼台亭榭筑得高高的,宫室建得很美丽,欣赏着竽瑟等各种音乐,既可以拥有楼阁宫阙以及漂亮的车子,又可拥有许多美女,一旦秦祸临头,主张连横者却不与诸侯共忧患,所以这些主张连横侍秦的人,日夜都在进行着以秦国的权威来威慑各诸侯,以求取割地。因此,我希望大王能仔细考虑!
“我听说过:一个贤明的君主能决断疑惑,去除谗言,屏阻小人散播流言的途径,封塞乱臣结党营私的门户,所以我才能在您面前抱着忠诚之心,来陈述种种使国君尊贵,使土地增产,使军队强大的计策,我为大王所筹划的计策,最好是将楚、韩、魏、齐、燕、赵六合为一,合纵对抗秦国。并使天下各国的将相,在洹水上聚合,交换质子,杀白马结盟誓。而彼此约定说:假如秦国攻打楚国,那么齐国、魏国便各派出精良的军队助战;韩国负责断绝秦国运粮食的道路;赵国渡过洪河、漳河,从西南边援助;燕国则固守常山的北面。假如秦国攻打韩、魏二国,那么楚国可以断绝秦国的后路;齐国则派出精兵来帮助他;赵国渡过黄河、漳河援助;燕国固守云中城一带。假如秦国攻打齐国,那么楚国可以断绝秦国的后路;韩国守住城皋;魏国堵住河内的道路;赵国渡过漳河、博关相援助;燕国派出精兵来助战。假如秦国攻打燕国,那么赵国守住常山;楚国出兵攻武关,齐国从沧州渡河到瀛州去援助;韩、魏都出精兵来助战,假如秦国攻打赵国,那么韩国便出兵宜阳,楚国出兵武关,魏国出兵河外,齐国渡过清河,燕国也派精兵助战。假如诸侯之中有哪个国家不依照约定的,便用其他五国的军队来讨伐他。假如六国真能南北联合,共同抗拒秦国,那么秦国的军队必不敢出函谷关,来侵害山东各国。能这样做,您的霸业便可成功。”
赵王听了苏秦一番议论后,回答说:“寡人年少,继位的时间很短,从未曾有人告诉我治理国家的长远之计,如今,您有意要使天下得以生存,使各诸侯国得以安定,寡人将很敬重地听从您。”
于是赵王便送给苏秦一百辆装饰得很漂亮的车子,一千镒的黄金,一百双白璧,一千束锦绣,用来邀约其他诸侯加盟。
苏秦这一长篇游说词之所以获得成功,除了他抱着一种廉恭节制的态度使对方没有逆反心理之外,主要是他始终围绕“让赵国获得好处”这个宗旨出发,让赵王无法抗拒利益的诱惑,从而既达到了游说的目的,也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巨大的收益。
在工作或生活中,我们只有善于综合运用“平正”、“喜怒”、“名行”、“廉信”、“利卑”等手段,才能真正达到“摩”的至高境界。谋略策划,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谨慎周详,但是要完全让对方听从自己的说辞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此,我们必须要好好掌握“平、正、喜、怒、名、行、廉、信、利、卑”等这些摩意术的手段。
原文
故谋必欲周密,必择其所与通者说也。故曰:或结而无隙也。夫事成必合于数,故曰:道数与时相偶者也。说者听,必合于情,故曰:情合者必听。故物归类,抱薪趋火,燥者先燃;平地注水,湿者先濡。此物类相应,于势譬犹是也。此言内符之应外摩也如是,故曰:摩之以其类,焉有不相应者?乃摩之以其欲,焉有不听者。故曰独行之道。夫几者不晚,成而不抱,久而化成。
案例
在本篇中,鬼谷子阐述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摩意术”中的重要作用。要运用摩意术,就必须摸清对方的底细,对方有什么特征,并顺着他的特点去迎合他,揣摩探明对方的真实意图,在满足对方欲望的同时达到自己的目的。谋事一定要谨慎周密,并且必须选择可以和自己相通的对象,因为没有意见分歧的交流是顺利结交的前提。明白了这些道理,就容易寻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智者能够独步天下,成功的关键因素就是,顺着他人的欲望去发展,让他人心甘情愿听从自己的安排。
在为人谋事时,一定要考察彼此在各方面的异同。如果选择不能与自己心意相通的人合作,不但不能得到想要的结果,反而可能深受其累。
三国时期的曹操之所以成事,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特别注意结交名士,竭力争取他们的支持。
为了达到攀升的目的,曹操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努力。一是对一些年轻的名士就与之结交为朋友;二是对一些年长的名士就向他们求教。这样有利于争取名士对自己的了解和帮助,借以提高自己的名声,扩大自己的影响。他知道自己是宦官家庭出身,为广大士人所蔑视,因而很注意树立自己不与宦官腐朽势力同流合污的形象。
曹操在少年时就与袁绍相交,但两个人之间总有一些隔阂。但袁绍、袁术的母亲死后归葬汝南时,曹操还是不计前嫌地去参加葬礼。
颍川李瓒是“党人”领袖李膺之子,后来做过东平国相(如同郡守)。曹操同他交往,彼此了解很深。李瓒非常赞赏曹操的才能,临终时对儿子李宣说:“国家将要大乱,天下英雄没有一个人能超过曹操的,张孟卓(张邈)是我的朋友,袁本初(袁绍)是你的外亲,虽然如此,你也不要去依附他们,一定要去投靠曹操。”后来李瓒的几个儿子遵从父命,在乱世中果然保全了性命。
南阳何颐,字伯求,年轻时游学洛阳,与郭泰、贾彪等太学生首领交好,很有名气。好友卢伟高父亲临终时,何颐前去问候,得知其父有仇未报,便帮助卢伟高复了仇,并将仇人的头拿来在他父亲墓前祭奠,很是侠义。
何颐和大官僚士大夫“党人”陈蕃、李膺相好。陈蕃、李膺被宦官杀害后,何颐也受了牵连,在被拘捕之列,于是易姓名逃到汝南躲了起来。袁绍慕其名,私下与其交往。何颐经常潜入洛阳与袁绍计议,解救“党人”。
曹操在这期间也同何颐交往,谈孔学,论百家,说《诗经》,讲兵法,头头是道。分析评论现实的派别斗争、党锢之祸,很有见地,表现了学识渊博而且有济世之才。何颐私下对别人说:“汉家将要灭亡,能够安天下的,必定是这个人了。”曹操听到后,非常感激。
此后,曹操在士人中的名声就更大了。
在当时的诸多名士中,许劭是一个非常有影响的人物,谁要是获得他的好评,则对自己的仕途产生十分有利的影响,曹操为了取得许劭的好评,先去拜访了有很高声望的大名士桥玄。
桥玄,字公祖,梁国雅阳人。历任县功曹、国相、太守、司徒长史、将作大匠、少府、大鸿胪、司空、司徒、尚书令等职。光和元年(公元178年),升任太尉。他以刚毅果断著称,敢于打击豪强贪官。自己则廉洁自守,虽身居要职,子弟宗亲却没有一个凭借关系做上大官的。他家贫乏产业,去世后,竟难以殡葬,当时的人们为此将他称为名臣。桥玄谦恭下士,善于观察和品评人物,也享有很高的声望。曹操慕名前往,桥玄与之交谈后,感到曹操很不平常,说:
“现在天下将要变乱,不是经邦济世的人才是不可能使天下安定下来的。能够安定天下的,大概就是你了。”
停了一下,又说:“我见过的天下名士多了,没有一个是像你这样的。你要好好努力。我已经老了,愿意把妻子儿女托付给你。”
曹操听了,非常感激,把这位老前辈引为知己。桥玄觉得曹操还没有什么名气,又劝他去结交许劭。
许劭,字子将,汝南平舆人。以名节自我尊崇,不肯应召出来做官。善于辨别、评述人物,当时人们推举清议的权威,无不把他和太原郭泰作为代表。谁要是能够得到许劭的赞誉,谁就能够声价倍增。许劭常在每月的初一,把本乡的人物重新评议一番,叫做“月旦评”。曹操由于桥玄的推荐,也由于自己对许劭慕名已久,因此不止一次带着厚礼、赔着笑脸去拜访许劭,请求许劭对自己称誉一番。许劭一方面感到曹操与众不同,另一方面大概对曹操那些飞鹰走狗的行径有所了解,不大看得起他,因此拒不作答。曹操却是决不放松,坚持着自己的要求,最后甚至找了个机会对许劭进行胁迫。许劭没有办法,只好说:“你是一个太平时代的能臣,动乱时代的奸雄。”
曹操听了这个评语,感到非常开心,哈哈大笑着离去了。
可见,曹操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有时甚至是有些不择手段的。不过,他在寻觅“知己”的过程中,也有碰钉子的时候。南阳宗世林,十分看不起曹操的为人。曹操二十岁时,多次登门,想同宗世林交个朋友,因宾客满座,没有说话的机会。后来,宗世林起身外出,曹操乘机上前将他拦住,握住他的手,表达了自己的愿望。谁知宗世林一点情面也不给,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曹操的要求。后来,曹操当了司空,总揽朝政,大权在握,又把宗世林请来,得意地问道:“现在我们可以交个朋友了吧?”
宗世林却不动声色地回答:“松柏之志犹存!”
可见,宗世林对曹操是始终抱有自己的看法的。
曹操能够得到众多名士的推许,并不是偶然的。汉代清议的标准,虽然以名教为依归,即一个人必须读经习礼,砥砺品行,随时注意修饰自己的言谈风度。但一个人才能突出,也能得到清议的重视,特别是在经学日渐衰微的汉末,才能显示出了越来越多的价值。曹操在品行方面是没有太多的东西值得称道的,但他的才能在当时非常突出。他的观察力和随机应变的能力,他的机警、智慧和谋略,他的干练和果敢精神,都是一笔令人羡慕的财富,在乱世非常有用。他手不释卷,但不读那些于事无补的书,特别不愿走成千上万的汉儒曾经走过的那条皓首穷经的道路。他不专读儒家的书,诸子百家的书他都要浏览一番,把有用的东西加以吸取。他特别喜欢兵法,当时在军事方面已经发表过不少独到的见解。这些,都是他获得清议好评的原因。此外,当然还跟他个人不懈的努力有关。曹操力图改变自己的形象和社会地位,打进在统治集团中虽然一时还未占据优势但潜力却很大的士大夫集团中去,千方百计寻求同名士交往的机会,竭力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由于争取到了众多名士替自己激扬名誉,曹操引起了士大夫集团越来越广泛的注意,这对他步入仕途、崛起攀升起了很大作用。
曹操之所以成功,就在于他掌握了摩意术的技巧,善于结交和利用有价值的人才,把这些人才变成一种资源,关键时刻得到了大家的帮助,为自己的仕途发展推波助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