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知名学者彼得·沃克(Peter Walker)访问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在人大重阳区域国别论坛之“美国系列”第十八场活动中发表题为“关于中美关系的见解”的公开演讲,以东西方文化与思维的本质差异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当前中美两国各自发展模式的未来方向。以下为讲座观点精编:
在此需对比美国面临的困境:美国政体本质仍是二元对立思维的延续,政体设计基于对抗性制度。民主党与共和党几乎在所有议题上立场对立,导致政策走向呈“钟摆效应”——民主党执政倾向推进左倾改革,共和党上台则推翻前任政策。而中国发展轨迹虽非直线(会根据外部环境调整路径),但核心优势在于规避了“内耗式博弈”。
其次,儒家价值观,这在我看来可能是最重要却最被误解的一点。我认为,儒家价值观的核心是:每个人都肩负自我精进的责任。通过勤奋与教育提升自我,目的并非利己,而是造福家庭与社会。中国属于集体主义社会,民众行事并非计较个人得失,而是考量“这能为我的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带来什么”。这种思维模式深植于儒家传统。
让我们回到中美关系。美国最初断定这个落后的共产主义国家不足为虑;随后进入觉醒期——当中国基建成就凸显,尤其华为成为5G全球领军者时,世人惊叹“他们如何获得技术?”答案是他们自主创造,且达到世界顶尖水平。当美国意识到技术霸权受挫时必博手机网页版app下载,“遏制中国”便成为其近七到八年的战略基调。但当“对手”的STEM人才储备远超美国时,遏制注定失败。
我认为美国中期选举将成为关键转折点——特朗普押下重注,赌通胀将回落,赌关税壁垒能重振美国制造业。但业内多数专家断言这不可能实现。当美国试图将生产线迁回本土,例如要求苹果完全在美国组装手机,却根本找不到愿意在苹果流水线上处理微型螺丝的工人。这暴露出根本性挑战:第一,重建制造业所需的人才储备何在?第二,当产品质量更低而成本更高时,谁会投资美国制造业?
中期选举将深刻影响美国国民对现状的认知、国家未来走向及政治路线选择。我由衷希望美国能认清遏制中国不切实际——证据十分明确。若接受此前提,中美在诸多全球议题上的利益高度契合:在气候行动、全球健康、疫苗研发、难民问题、赤贫国家民生改善等领域,均有广阔合作空间。这要求美国必须理解:回溯《孙子兵法》思想及中国千年和平历史,中国并非军事威胁;作为文明型国家,中国既无意向外输出制度,更不会破坏现有统一格局。
必博手机网页版app下载在哪下载安装?必博手机网页版app下载好用吗?
作者: 柏强伯 2025年10月11日 16:28782.38MB
查看400.9MB
查看38.2MB
查看538.97MB
查看
网友评论更多
141魏保维r
特朗普谈美墨加协议:可以重新谈判或另起炉灶
2025/10/11 推荐
4055范欣惠644
大摩:爆买中国资产!
2025/10/10 推荐
357浦策丽as
欧洲股市小幅收低 投资者聚焦法国政治危机
2025/10/09 不推荐